【廣告】
感統(tǒng)失調的常見行為有哪些呢?
學習能力存在一定障礙,有的寶寶會害怕學習一些學科,在學習上也容易受到挫折,久而久之寶寶會缺乏自信心,甚至寫字也總不在框內,偏旁部首還會顛倒。在性格上還特別固執(zhí),討厭閱讀,還特別喜歡看電子產品。關于電子產品,爸爸媽媽一定要給4歲以下的寶寶多多限制,因為經常使用電子產品容易造成寶寶視覺焦距的不平衡,看書的時候就容易跳行或者漏字。
感覺統(tǒng)合,就是大腦統(tǒng)合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在內的不同感覺通路。通過這些神經通路從環(huán)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這也是孩子信息輸入——加工——分析的過程。如果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細微偏差的話,就有可能出現(xiàn)“失調”的表現(xiàn)。
聽知覺失調 具有聽知覺失調的孩子表現(xiàn)在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忽視、忘記父母的話。 長期處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也會讓兒童在聽覺上形成一層自我保護膜,久而久之就可能會造成聽力不佳,容易忘卻,脾氣古怪等特點,自閉癥幼兒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感統(tǒng)失調?
視知覺失調 存在視知覺失調的孩子往往可以長時間的看電視,卻不能順利的閱讀,上學后經常錯字、漏字、添字等現(xiàn)象,或者在寫字時經常性的部首偏旁顛倒,看了就忘,常抄錯題或抄漏題。 有的孩子在1-2歲內斜shi。 視覺跳動是嬰兒的本能反應,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活動范圍的增加,嬰兒的視覺會逐漸的成熟,但是自閉癥患兒的視覺往往不穩(wěn)定,很難長時間的將注意力盯在一個物體上。
如何降低感統(tǒng)失調的程度
聽覺: 在床前或床旁,懸掛會旋轉、發(fā)聲的玩具,引導孩子追視和轉頭;經常對著孩子說話,讓孩子練習傾聽和注視,特別是在語言發(fā)展關鍵期,對孩子語言的學習也很有幫助;讓孩子玩搖搖鈴,敲擊桌面,投擲玩具的游戲,鍛煉聽覺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