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后屋面易損壞四重保險來防護
隨著大棚卷簾機和草苫重量的增加,后屋面損壞是個老問題,但一直在建造中沒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1、后砌與后坡鋼絲連接。有些人認為后砌搭在土墻上,后期又被后坡進行了覆蓋,因此沒必要再進行綁縛,但這卻是錯誤的。因為后砌的前段只是搭在了立柱上,只要受外力的擠壓,后砌必定會向外移動,從而滑落坍塌。因此,后砌與后坡上的鋼絲要再次用鋼絲進行綁縛,一般綁縛5-6條,這樣才能保證穩(wěn)固性。
2、墻體地錨與后坡支撐鋼管連接?,F在新建的大棚后墻走廊上都有地錨,將地錨與后坡的支撐鋼管用鋼絲連接,大大減輕了后坡向下的力,因此能保證后坡更加牢固。
大棚后坡東西不會設置鋼管,多是用后砌進行支撐
立柱與鋼絲打孔綁定。通常來說,建造者都會對立柱與后砌進行鋼絲綁定,但受力的影響,鋼絲綁定以后容易向上竄,因此在后砌上和立柱上分別打孔,注意兩個孔要處在水平位置,然后用鋼絲穿過孔隙進行綁定,效果很好。
后坡中間加鋼管。了解到大棚后坡東西都不會設置鋼管,多是用后砌進行支撐,而為了讓后坡更加牢固,建議在后坡東西加一根鋼管,也就是說鋼管設置在棚后砌立柱的中間部位,然后用角鐵或半圓形鋼管將鋼管與后砌進行連接,為保證穩(wěn)固性,后加鋼管可與大棚東西向鋼梁進行一次整趟焊接,連接在主梁鋼管上。然后再把托膜竹放在后加鋼梁上用鐵絲捆綁,避免以前的雙鋼絲夾住竹竿而下陷或松動。后期即使人踩在后坡面或卷簾機放在坡后面的時候后加鋼梁也不會下沉,這樣不僅使后加鋼梁使用壽命延長,而且能使得后坡面更牢固。
冬季嚴寒低溫,開春溫度回升變暖,溫室種植農戶一定要對溫室進行
冬季嚴寒低溫,開春溫度回升變暖,溫室種植農戶一定要對溫室進行一次的檢查維護。一是檢查墻體、地面、棚架有無變形損壞;二是檢查保溫被固定是否牢固,是否需要更換;三是檢查壓膜線是否松動,棚膜開口孔洞要及時修補;四是要保養(yǎng)卷簾機、灌溉設備、用電設備等;五是要消除火災隱患。
春季是溫室生產的主要時段,要根據室內種植的作物種類和生育階段,調節(jié)好晝夜溫差,控制好白天的高溫度和夜間的低溫度,是保證產品質量和數量,限制病蟲害發(fā)展的關鍵技術之一。溫室種植戶要每天關注天氣預報和溫室內的實況,通過頂部通風,腰部通風,底部通風和后墻通風的有機配合來調節(jié)室內溫濕度。首先,打開頂部通風降溫降濕;其次,配合腰部通風;再次,后墻有通風窗的可以打開;后,有通風設備的打開通風設備,沒有的可以短時底部通風。幾種通風方式農戶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配合覆蓋物起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玻璃溫室大棚基礎的預埋深度
在滿足地基穩(wěn)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礎應盡量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于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土作持力層。除巖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于0.5 m,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當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采取措施保證地基在施工時不受擾動;當基礎埋置在易風化的軟質巖石層上.施工時應在基坑挖好后立即鋪筑墊層。
深不宜大于原有溫室基礎。當埋深大于原有溫室基礎時,兩基礎間應保持一定凈距.其數值應根據荷載大小和土質情況而定,一般取相鄰兩基礎底面高差的1-2倍。溫室外圍護墻面的基礎埋深度應在常年凍土層以下,當凍土層深度較深(>1.5 m)時,為節(jié)約投資,可將基礎埋深設計在凍土層以上10-20 cm;對于室內柱基或墻基,一般應考慮溫室冬季運行時,室內不會出現凍土;基礎埋深不受凍土深度的影響,主要應考慮不影響室內作物耕作和滿足地基持力層的要求,一般可埋設在地面以下0.8--1 m.
為順暢排泄溫室屋面雨水,溫室的天溝必須保證一定坡度。設計天溝坡度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采用水平基礎,改變溫室立柱長度;二是保持相同立柱長度,采用基礎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