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釣魚基礎(chǔ)知識點
1、沒頓口,陰漂
一般情況都被認為是魚口輕,開口不飽滿,才導致有魚吃餌沒頓口,浮漂逐漸往下陰,這是原因之一;
還有一種原因是線組太粗,浮漂太小,導致上浮力小,主線在水下會存在彎曲,魚兒吃餌反應到浮漂的信號就是陰漂,解決辦法是換吃鉛大一些的浮漂或者換小號線組。
2、蟲餌怎么調(diào)漂
冬季釣魚用蟲餌比較多,但是很多新手不明白怎么調(diào)漂,其實很簡單,蟲餌很輕,絕大多情況下可以選擇調(diào)幾目釣幾目或者調(diào)平水釣1、2目。
3、沒風走漂
相信很多人遇見過這種情況,原因之一是有水流;
二是水下不平坦,有斜坡;
三是鉤子沒到底,水下魚群活躍,常會泛起水流;四是浮漂吃水。
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是大漂重鉛、嘗試雙墜釣、傳統(tǒng)釣;
水底不平坦可釣離底或另尋釣位;魚密度大可以選擇釣離底,把魚往上層誘;浮漂的質(zhì)量很重要,吃水嚴重不可用。
4、子線纏繞
子線纏繞在一起很麻煩,嚴重時還會打結(jié)系扣,不換吧上魚很容易切線,換了吧又麻煩浪費子線。其實解決這種情況很簡單,可以在綁子線時在兩個子線扣處加一個塑料軟管分開,或者在拋竿的時候一只手捏住一根子線,拋出去后子線也是分開狀態(tài)。
海釣魚鉤的綁法
怎樣綁魚鉤?這個線又應該如何綁到輪子上面?如果你的另一半樂意全程服務,這篇就不用學了。
前面推薦大家買了管付千又魚鉤,這種款式是鉤柄帶有一個環(huán)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只需要學會一種綁線方法就可以了。
也不用管他叫做什么結(jié),總之,除了綁魚鉤之外,日后凡是遇到綁帶環(huán)的配件,如轉(zhuǎn)環(huán)等都是這個綁法,甚至將線幫到線輪上面也是這個綁法,方法是在要上線的輪子線杯上面繞兩圈然后再打這個結(jié)就可以了,就是這么簡單。
步驟一:魚線穿過魚鉤;
前面老鐘推薦大家買了管付千又魚鉤,這種款式是鉤柄帶有一個環(huán)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只需要學會一種綁線方法就可以了。
也不用管他叫做什么結(jié),總之,除了綁魚鉤之外,日后凡是遇到綁帶環(huán)的配件,如轉(zhuǎn)環(huán)等都是這個綁法,甚至將線幫到線輪上面也是這個綁法,方法是在要上線的輪子線杯上面繞兩圈然后再打這個結(jié)就可以了,就是這么簡單
鉤釣鯽法
鉤對于休閑釣的愛好者來說,是個使用較為普遍的實用技法,大家對此并不陌生,而且因其使用方便,中魚率高,操作簡單,深受廣大釣友的喜愛,磯釣竿在這方面極為合適,不但能博大魚,更能兼故小型魚,其適用范圍較傳統(tǒng)海竿更廣,這里介紹一下鉤磯竿釣鯽的方法.
1.要求:磯竿要竿尖稍軟些,2--5號竿較適合,主線2-3號線,100--150米即可.
2.鉤制作,現(xiàn)有的商品鉤都較大,不太適合本法,因此需要我們自已動手制做,對于鉤來說,我自已一般用袖鉤4號倒刺鉤,或3號伊勢尼倒刺鉤及千又0.5號倒刺鉤.腦線用細軟的多股線或者火線較好,腦線長度8--12cm,一組4--6枚鉤,可以齊鉤,不留飛鉤,即用25cm線兩頭栓鉤,用兩線對拆,留1公分系扣,便完成一組4鉤,若用三線對拆,即為一組6鉤,長度為10cm齊鉤,可跟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鉤數(shù).
3.組裝方法,主線穿過空心墜,系連接器一只,用連接器連接鉤,這作做主要是方便換鉤,這點很重要.
4.餌料,即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糟食,加入一些商品鯽餌,也可加入鯽魚香精及各種添加劑.以入水10--20分鐘全部化開較好.
刮風天釣魚的技巧 影響垂釣的因素很多,風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風對魚兒的活動與攝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風對垂釣的影響
風吹波浪起,擴大了水與空氣的接觸面,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上層水溶氧量高順風流,下層水溶氧量低逆風流,從而形成對流,對流加快了氧氣的溶解。
春秋和初夏,刮二三級風或下著毛毛細雨,水面微波蕩漾,水中氧氣充足,魚兒自然顯得格外活躍,四處游弋覓食,上鉤率就高。
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氣溫很高,如再遇上雨前的悶熱天氣,氣壓低,水中缺氧魚兒游到水面張著嘴從空氣中直接吸氧,或是躲在深水區(qū)或陰涼處避暑,此時,魚兒就不大咬鉤了。如果刮起了三四級西北風,天氣就會變得涼爽些,水溫下降和水中溶氧量的增加,就會促使魚兒由遲滯變?yōu)榛钴S,并積極覓食充饑。
不論什么季節(jié),一旦刮起了五級以上的大風,魚兒都會驚慌失措,游到深水處躲藏起來,自然就顧不上攝食了;如在隆冬寒流襲來時,刮起了刺骨寒風,魚兒即進入半冬眠和冬眠狀態(tài),自然就不會咬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