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結構優(yōu)化問題:由于設計師缺乏一些設計經驗與力學知識,會導致其設計結果因為結構問題不能正常打印或在3D打印后會存在一些結構強度問題。強度不足可能會使3D模型在打印、運輸或日常使用過程中受到破壞。這種問題我們稱其為結構分析與優(yōu)化問題;這時就需要通過力學與物理的計算(有限元方法--FEM)來優(yōu)化模型的結構來滿足需求; 筆者對于近年來結構優(yōu)化方面的工作做了一個綜述,發(fā)表在2017年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上(PDF)。

先來看看我們所熟悉的掃描儀。在掃描儀的技術參數(shù)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詞叫“精度”,通常小于15微米,擁有更高精度的掃描儀可以達到7微米乃至5微米,很直觀。然而在3D打印機的參數(shù)中卻幾乎難覓“精度”的蹤影。各個廠家各說其詞,于是乎就有了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的各種說法?!拔覀兙?5微米”,“我的更高,達到62微米”,“我的精度小可以10微米!” 縱觀這類說法,其實都是在偷換概念而已。

對于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探索任務來說,3D打印技術尤其重要,國際空間站目前已有三個以上的備用組件,可以用工業(yè)級3d打印機制造。該設備將利用聚合物和其它材料,采用增量擠壓制造技術,逐層生產物品。三維打印實驗是美國航天局未來的一項重點科研項目,3D打印部件和工具將提高空間任務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另外,由于不需要從地球運輸,可以降低空間任務的成本。

4)打印尺寸是家庭和工業(yè)3D打印機區(qū)分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支持的打印尺寸越大,打印機就越貴?,F(xiàn)在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家用3D打印機,都只能打印一些小東西。
五、印刷可靠性。
可靠的印刷,簡單的說,就是印刷成功率。印刷成功率被視為對設計團隊功力的真正挑戰(zhàn),也是區(qū)分家用和工業(yè)3D打印機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工業(yè)3D打印機是批量生產的,過程通常是漫長的,通常至少需要幾個小時。據(jù)聯(lián)泰科技小編了解,目前即使是工業(yè)上穩(wěn)定的家用3D打印機,打印成功率也只有70%。而且工業(yè)3D打印機的打印成功率接近100%,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綜合成本,包括人力和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