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山東大嫂育嬰師鍛煉寶寶空間感的6個小游戲
很多平時玩的小游戲都可以幫助寶寶建立對空間的概念,只要爸媽夠細心、夠耐心,就可以和寶寶一起來玩這些小游戲。
游戲一、床單做玩具
方法:把干凈的床單鋪開,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鉆到床單下面,爸媽用手頂住床單,和寶寶一起在床單下感受黑暗、空間受限制的感覺。
目的:為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新環(huán)境,讓他們在適應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出空間感。
游戲二、翻山越嶺
方法:在家里找一個相對寬敞的地方,放上一些枕頭、抱枕、絨布玩具,讓寶寶嘗試用各種方法翻越過去。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設計一些故事情節(jié),既發(fā)揮了想象力,又鍛煉了空間感。
目的:可以訓練寶寶對空間障礙的觀察和反應能力,加強他們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
游戲三、搭積木
方法:給寶寶一些積木,讓他們縱向把積木堆高,橫向把積木拼接起來,也可以讓寶寶自己發(fā)揮想象和主動性,找一些喜歡的玩法。寶寶高興,愿意玩,才是的?! ?/span>
目的:這是很普通的游戲,相信每個寶寶都玩過,也都會玩,可以很好地刺激寶寶的空間感和創(chuàng)造力。
游戲四、翻滾
方法:準備好一塊大墊子,讓寶寶躺在墊子的一邊,然后開始側翻。如果寶寶適應了,就可以讓他做連續(xù)地翻滾,一直到墊子的另一邊。
目的:這個游戲讓寶寶在了解和把握墊子空間的同時,也訓練了立體感,并且還加強了寶寶的動作能力。
游戲五、人力小推車
方法:讓寶寶趴在地上,爸爸或媽媽抬起寶寶的雙腳,讓寶寶雙手支撐著往前爬。還可以加大一些難度,比如轉彎和爬坡,以增加游戲的樂趣。
目的:可以加強寶寶空間感的培養(yǎng),還能鍛煉手臂的力量。
游戲六、過山洞
方法:用紙箱、木架或者大人身體搭建一個“山洞”,讓寶寶鉆來鉆去,增強寶寶空間感。
目的:鍛煉寶寶身體活動能力,提高寶寶思考能力。
育嬰師提醒:影響嬰兒心理的5種表現,你中槍了嗎?
影響嬰兒心理的5種表現,你中槍了嗎?
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父母作為孩子的任老師,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不容忽視??缮钪校械母改笩o意中的一些行為方式卻傷害著孩子,小迪提醒爸爸媽媽們要提高警惕,一起來看看吧!
1.教育觀念不一致
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忌諱的就是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一旦出現,就會將教育效果大大折扣。父母不但失去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無法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
2.缺乏關愛
如果父母不清楚孩子的需要,而是忙于掙錢養(yǎng)家,缺少對孩子基本的撫摸和擁抱,一定程度上內心會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信任周圍的人,也促使自己被孤立起來,不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和人群,當看到別的孩子被爸爸媽媽愛撫,被爸爸擁抱時,這份孤獨感會更強烈。
3.連哄帶騙
經常對孩子承諾的事情不給予兌現,或者嚇唬、哄騙孩子,一旦孩子正視父母的承諾時,父母會給予回避或者再次哄騙的方式,這樣不但讓孩子產生認識混亂,而且孩子也慢慢學會欺騙,而不懂得承擔責任,這樣在以后的交往中不能交到朋友,即使有朋友也是彼此的利用,沒有真誠!經常用的語言:你再哭,大灰狼把你抱走了!
4.過分苛求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父母始終看不到孩子進步的地方,如寶寶已經爬的很好了,可是有些父母竟然忽視了,不僅沒有稱贊和夸獎,反而把注意力放在怎樣讓孩子走路。剛剛學會說話,就要求孩子背唐詩,甚至在外人面前炫耀。寶寶變成遵從父母的需求,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發(fā)展軌跡成長。
山東大嫂育嬰師提醒父母首先要約束自身的行為,給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尊重寶寶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寶寶自由快樂的成長!
冷知識:育嬰師和幼兒園老師有什么不同?
問:育嬰師和幼兒園老師有什么不同?
答:不同點在3個方面,具體如下:
專業(yè)方面——目前的幼兒園老師基本接受過幼兒教育專業(yè)的系統(tǒng)教育,對象人群為3-6歲的學齡前兒童。但0-3歲嬰幼兒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發(fā)育過程,接受能力和學習方法都有不同。因此,教育方法和內容決不能是幼兒園教育的簡單低齡化。
對象方面——3~6歲的教育是老師和孩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二維教育。育嬰師所面對的0-3歲群體一定要求有孩子的家長參與和配合,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長之間的三維教育。育嬰師與家長的溝通甚至要多于與孩子的溝通。這就對育嬰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知識領域方面——前面說過,0-3歲嬰幼兒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發(fā)育過程,育嬰師不僅要了解教育學的內容,還要了解嬰幼兒生理、心理的發(fā)展,包括日常護理的內容,因此,學習的領域會更加寬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