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運行管理的注意事項:
1、污水堿度不足或呈酸性,會造成硝化效率下降,出水氨氮含量升高。一般硝化段的PH值應大于6.5,二沉池出水堿度應大于20mg/L,否則應在硝化段適當投加石灰等藥劑調整PH值。
2、曝氣池供氧不足或系統(tǒng)排泥量太大,會造成硝化效率下降,此時應及時調整曝氣量和排泥量。但DO過高、排泥量少使泥齡過長,又易使污泥負荷運行出現過度曝氣現象,造成污泥解絮。因此需要經常觀測硝化效率及污泥性狀,調整曝氣量和排泥量。
3、污水TN含量太高或污水溫度過低(低于15℃),生物脫氮系統(tǒng)效率會下降,此時應增加曝氣的投運數量或提高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以保證良好的污泥運行負荷。
4、經常測定、計算系統(tǒng)的內回流比和缺氧池的攪拌強度,防止缺氧段DO值偏高超過0.5mg/L。內回流太少又會使缺氧段的硝suan鹽氮含量不足,從而導致二沉池出水TN超標。
5、經常測定入流污水BOD5與TN的比值,一般應維持在5~7左右。
污水的物理指標
物理指標是指表示有關污水物理性質方面的指標。主要有固體物質、濁度、溫度、色度、臭味、電導率等。
(1)固體物質
固體物質在水中有三種分散狀態(tài):溶解態(tài)(直徑小于1nm)、膠體態(tài)(直徑介于1~100nm)、懸浮態(tài)(直徑大于100nm)。
①懸浮固體
懸浮固體是指懸浮在污水中的固體物質。水質監(jiān)測分析中,將水樣過濾,凡不能通過過濾器的固體物質成為懸浮固體或懸浮物,單位是mg/L。懸浮物是反應污水中固體物質的一個重要指標。
②溶解固體(DS)
溶解固體是指將水樣過濾后,將濾液蒸干得到的固體物質部分。
(2)濁度
濁度表示水樣的透光性能指標。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細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物都可以使水質變得渾濁而呈現一定濁度,水質分析中規(guī)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準濁度單位,簡稱1度,以JTU表示。濁度也可用散射光法進行測定,以NTU表示。我國一般采用比濁法測定。
(3)溫度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用T表示,單位為℃。
(4)色度
色度是污水呈現的顏色深淺程度。
色度常用鉑鈷標準比色法(常用語天然水和飲用水,單位是度)以及稀釋倍數法(常用語工業(yè)污水,單位是倍)。
(5)臭味
水中臭味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和工業(yè)污水中的污染物或與之有關的微生物活動。測定臭味的方法有定性描述和臭強度近似定量法(臭閾值法)。
(6)電導率
電導是電阻的倒數,單位距離上的電導稱為電導率。電導率的物理意義是表示物質導電的性能,電導率越大則導電性能越強,反之越小,電導率用K表示,單位為1/(Ω·cm)。電導率也可表示水中電離性物質的總數,間接表示水中溶解鹽的含量。
MBR膜的過濾原理
一般認為,超濾是一種篩分過程,超濾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含有大、小分子溶質的溶液流過超濾膜表面時,溶劑和小分子物質(如無機鹽類)透過膜,作為透過液被收集起來;而大分子溶質(如有機膠體)則被膜截留而作為濃縮液被回收。
在超濾中,超濾膜對溶質的分離過程主要有:
(1)在膜表面及孔內吸附(一次吸附);
(2)在孔內停留而被除去(阻塞);
(3)超濾膜的機械截留(篩分)。
超濾膜選擇性表面層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狀的孔,它的分離機理主要是靠物理篩分作用。原料液中的溶劑和小的溶質粒子從高壓料液側透過膜到低壓側,一般稱濾液,而大分子及微粒組分被膜截留。實際應用中發(fā)現,膜表面的化學特性對大分子溶質的截留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考慮超濾膜的截留性能時,必須兼顧膜表面的化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