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太陽落山到天黑前,是摳知了猴的時間段。摳知了猴是門技術(shù)活,首先,要找棵大樹,看樹下的地面上有沒有知了猴爬出來后留下的銅錢大小的洞,如果有,就說明這棵樹今晚或許還會有知了猴出來。知了猴比較偏愛泡桐樹和楊樹,選好樹,就開始仔仔細(xì)細(xì)的搜過樹周邊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發(fā)現(xiàn)平整的地面上有綠豆或者黃豆大小又不太規(guī)則的洞口,那洞里多半會藏著一只知了猴,但是也不要太興奮,因為還有小半的概率是一個螞蟻洞。
盛夏將至,正是知了猴出動的時候,猶記得以前在農(nóng)村的時候,田地里以及道路兩旁的樹木有很多,晚上的時候,由于夏季的氣溫也很高的,村民們也不希望在屋里吹著風(fēng)扇,便出來走動,有的扛上一根長長的竹竿,拿上手電筒便去樹林里了。每到這時候,樹林里燈光攢動,不時地就可以遇到熟悉的人閑聊幾句,就又開始找尋目標(biāo)了,每次從天剛剛黑下來一直可以逮到深更半夜才回來,回到家之后,還得清點數(shù)目,與家人一起匯報戰(zhàn)績,歡聲笑語。我喜歡吃脫過殼的知了猴,那我就把我的那一份放在籠子里,等到它們統(tǒng)統(tǒng)都脫了殼之后再吃。吃法也很簡單,都是先洗凈,用鹽腌上,吃的時候用水洗一下,放到油鍋里炸至焦黃,便可以盛上桌了,非常美味。
對于一些較大的洞口多為金蟬出土后廢棄的洞,千萬不可用手指探查,不然可能會摸到癩蛤蟆或者蛇。每根卵枝平均含有蟬卵100~200枚,然而終能長成的僅為10~30只。由于在同一卵枝上,所以基本上會在同一地方進(jìn)入土中。加之金蟬在土中活動范圍較小,所可我們可以利用一個蟬洞來挖出整個老巢。找到一個蟬洞采用鐵锨順著挖,便可挖到與之相連的蟬洞,找到其他沒有出土的金蟬。挖巢是一個技術(shù)活,如果挖的過程中將蟬洞一不小心破壞了,便難以再找到與之相連的蟬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