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捉知了沒有那么大難度,知了有2種一種是叫喚的(雄性),一種不叫喚的(雌性),通常來講會叫喚的知了比較傻很容易有的時候用手就能逮到,不叫換的非常聰明,經(jīng)常網(wǎng)還沒到身邊就飛了。知了道具:過去是姥姥用線織出來的網(wǎng),用個鐵絲圍個圈把織好的網(wǎng)穿在上面然后綁上竹竿,這種工具知了的幾率基本是90%以上,就連啞巴的知了也很少能逃脫。另一種就是用塑料袋穿在鐵圈上面綁上竹竿,這種幾率大概就是60%吧,那時候的塑料袋都是用家里用完的洗衣粉的袋子。
還有一種就是用小麥自制的粘膠,涂在掃帚條的尖上綁在竹竿上用來粘知了,這種幾率也能達到80%。粘膠的制作過程,選用飽滿的小麥用清水洗干凈,晾干后放在嘴里咀嚼,把皮吐出來,只保留里面的淀粉,代小麥皮圖干凈后用楊樹葉子包好剩下的淀粉夾在胳肘窩里,應(yīng)該在30分鐘左右吧,拿出來看看粘不粘,如果2個手指感覺粘力較大,那么就可以涂在掃帚尖上來粘知了了。白天用以上三種工具從早上9:00開始到下午4:00至少能到500左右的知了,我記得那時候我們都用編織袋裝的。夜間知了是時機,因為知了在夜間視力不行并且哪里有光就往哪里飛
亂墳堆不建議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亂墳堆里的樹木,金蟬貌似還多一些,因此,有些人喜歡去那里尋找,雖然從科學(xué)角度來說,并沒有什么事,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信則有不信則無,建議晚上還是不要去那里捉知了猴,去年就有朋友說,晚上去轉(zhuǎn)了一圈,第二天后背上有一個巴掌形狀的淤青,另外,筆者小時候也聽過捉知了猴遇到“鬼打墻”的情況,至于真假,無從考證,還是謹慎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