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編程的趨勢
在美國的中小學,越來越多的學校推進程序設計課程,使之迅速成為學校的一門必修課,美國孩子就這樣從小被重視培養(yǎng)成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奧巴馬說。“如果我們想讓美國保持領1先地位,就需要年輕一代的美國人掌握這種工具和技術,它將改變我們所有的做事方式?!?
同期,英國把圖形化編程納入了5歲以上小朋友的必修課;在法國,編程被納入了初等義務教育的選修課程;在北歐國家如芬蘭、愛沙尼亞也把編程作為了一門非常重要的義務教育學科。
在我國今年的“兩會”上,人工智能再一次成為關鍵詞。“新課改”也是直指新工科,會成為未來較火,有錢途的大學專業(yè)。浙江省也將編程放入高1考中。會編程的孩子更能在人工智能時代游刃有余,因為他們懂得如何與計算機來溝通。
學習編程有的好處?
1、編程增強孩子自信心,提高做事情的專注力。完成一個完整程序的制作能夠有效提高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力,一個由自己一步步建立而來的作品更是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可以更有勇氣地面對將來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挫折。
2、編程將會像閱讀和寫作一樣成為孩子基本的能力之一。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智能時代的到來,編程已不是工程師的專利。編程會成為下一個“通用語言”。所以,孩子從小就可以通過一些像Light-bot、Scratch、小卡機器人等編程工具來學習編程。
編程的可視化
可視化編程也越來越重要,所謂的可視化程序設計和Visual Basic或Visual C 并不同,支持可視化程序設計的IDE可以讓開發(fā)人員直接移動程序單元來建立流程圖和結(jié)構(gòu)圖,然后直接做編譯或解釋,這一類的流程圖通常是以UML為基礎。
這樣的界面因為樂高的Mindstorms開始普及,一些公司也開始透過瀏覽器Mozilla和分布式程序設計(LabVIEW)往這方面努力。從1980年代1開始,可視化程序設計系統(tǒng)-Max,就是以類比合成器的設計為榜樣,同時被用來開發(fā)即時音樂演出軟件。
這種方法也被用在專業(yè)軟件,例如Openlab,這類的使用者需要完整程序設計語言的彈性,并不想要傳統(tǒng)的學習曲線。
可視化程序設計語言有另一個半免費和開放源代碼的替代品-Mindscript,具有加密系統(tǒng)和連結(jié)數(shù)據(jù)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