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抗車轍劑該怎樣正確的使用呢?--鑫凱解讀因為抗車轍劑中的聚合物形成的微晶區(qū)域具有相當大的硬度,所以在骨料骨架中混合、橋接和交聯過程中,微晶區(qū)域被部分拉入塑料纖維中以形成纖維增強。由于聚合物纖維的存在,它在粘結劑中形成網絡,加強了瀝青礦粉粘結劑體系的相互作用和完整性。大多數抗車轍劑的用量為瀝青混合料的0.3-0.5%。也就是說,每噸瀝青混合料混合3-5公斤。對于道路,一般混合0.35-0.4%,即每噸瀝青混合料3.5-4KG就足夠了。交通量大,車輛重,抗車轍劑使用限制高,特殊路段的使用限制可達0.6%以上。
稀酸的脫木質素作用較弱,0.1%的酸的木質素脫除率只有22%,但半纖維的溶出率高,在酸濃度為0.2%時,酶解率可提高到大于90%,遠比氨處理效果好,說明半纖維素的有效溶出比木素的脫除更有利于纖維素的酶解。氧化劑。氧化法主要是用進行氧化脫木質素的反應,從而達到破壞天然植物纖維的物理結構的目的。pH值是影響反應的重要條件,在堿性條件下,可在80~90℃低溫下反應,但在酸性條件下,要達到同樣的氧化裂解木質素的效果,就需在130~160℃條件下,Gould等以H2O2為氧化劑,控制pH值在11.2~11.8的范圍,可部分脫除木質素,并降低纖維素的結晶度,過程中產生的抑制酶解過程的較少。
通過我們之前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木質素纖維有了一定的了解。木質纖維素與木質素纖維名字及其相像,所以許多朋友并不能分清這兩者的區(qū)別,經常將兩者混為一談,今天就讓我們仔細地區(qū)分一下二者。木質素纖維是天然木材經過化學處理得到的有機纖維,外觀為棉絮狀,呈白色或灰白色。 通過篩選、分裂、高溫處理、漂白、化學處理、中和、篩分成不同長度和粗細度的纖維以適應不同應用材料的需要。由于處理溫度高達250攝氏度以上,在通常條件下是化學上非常穩(wěn)定的物質,不為一般的溶劑、酸、堿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