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宏文帶您認識杉木樁
杉木樁是我們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的木材,有使用過杉木樁的朋友應該知道,杉木樁在使用久了以后可能會變色。那么影響杉木樁變色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
①木材組分。影響鐵變色的主要木材組分是單寧,單寧的含量影響木材色差變化,但是黃酮類、木質素等也對變色過程有影響。
②鐵的濃度。一般木材在鐵離子濃度很低時(fecl3濃度0.5x10-4%),就能產生變色。
③時間。鐵引起變色所需的時間很短,一般3min即可變色;著溫度升高,時間就會加快。同時,木材含水率增加,變色加劇。
④酸變色。木材的酸變色是酸與木材中的單寧、黃酮類多酚類化合物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經熱水浸提過的木材,一般無酸變色反應,因而這一類變色反應不是由木質素引起的。酸變色的木材一般呈紅色,隨著ph值減小,色差值增大。當ph值為2_5時,木材僅出現(xiàn)輕度變色,通常并不能為肉眼所察覺。此外,含有凝縮類單寧較多的針葉樹村,其變色程度較大,置于暗處的木材酸變色輕微,光照下不僅加快變色速度,而且色差值增大。
⑤堿變色。堿變色是堿性化合物與木材中的少量組分單寧、黃酮類以及其他酚類化合物反應所致。經熱水抽提過的木材,堿變色的反應不明顯。但隨ph值增大,顏色加深,并且呈不同顏色,大多呈棕色、紅棕色。堿變色通常出現(xiàn)在木制品使用過程中,如木制品與堿性材料接觸,在潮濕條件下,可發(fā)生堿變色。若干木材樹種對鐵、酸、堿變色的狀況列于表3.3。
杉木樁在我國用途十分廣泛。在很多行業(yè)都可以看到杉木樁所在。那么我們用杉木樁作為打樁材怎么樣才算合理呢?
用松杉木做的打樁材處理軟基是一種選材簡單、造價較低、施工簡潔的地基處理辦法。杉木樁適宜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環(huán)境作業(yè),適用于軟土地基厚度較淺工程。
脆弱土是指淤泥、淤泥質土和部分沖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高壓縮性土,廣泛分布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和內陸江河湖泊的周圍,通稱軟土。由脆弱土組成的地基為軟土地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工程在軟土地基上興修,但以軟土作為建筑物的地基有許多晦氣的要素。因為軟土的強度很低,壓縮性較高,不能接受較大的建筑物荷載,建筑物根底的沉降和不均勻沉降往往比較大,因此在軟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要求有必要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
杉木樁的防腐才能杰出。古諺語有“水上千年杉,水下萬年松”之說,選用木樁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一般都選用杉木樁。
杉木樁作為打樁木施打進程重點是:
1、旁站監(jiān)理時,應對送樁深度及方法進行控制
樁送多深,相關的質量查驗規(guī)范和技術規(guī)程都有清晰的規(guī)矩,這樣的規(guī)矩是有必定道理的,當送樁的深度不符合DBJ/15-22-98第6.4.8條要求而送的太深后,會給接下來的開挖及接樁作業(yè),特別是在淤泥及淤泥質土中的作業(yè),帶來較大的質量風險及施工安全上的風險。
工藝流程為:測量放線→開挖樁孔→支護壁模板→澆護壁混凝土→撤消模板(以上四工序循環(huán)進行直至規(guī)劃深度)→設備鋼筋籠→灌溉樁身混凝土。
杉木樁作為打樁木操作工藝之挖孔:
⑴首節(jié)孔圈護壁應比下面的護壁厚100~150mm,并應高出現(xiàn)場所面200~250mm或按規(guī)劃要求,上下護壁間的搭接長度不得少于50mm。
⑵為保證護壁混凝土的整體性,視護壁土質情況。 須用φ8鋼筋均勻安頓作拉結筋,防止其脫節(jié)下沉,如規(guī)劃有護壁大樣圖,應按規(guī)劃要求施工。
⑶灌溉護壁混凝土時,用敲擊模板及竹桿和棒槌插實方法。不得在樁孔水吞沒模板的情況下灌注混凝土。依據(jù)土質情況,盡量運用速凝劑,趕快抵達規(guī)劃強度要求。發(fā)現(xiàn)護壁有蜂窩、漏水現(xiàn)象,及時加以堵塞或導流,防止孔外水通過護壁流入孔內,保證護壁混凝土強度及安全。
⑷護壁混凝土的內模撤消,依據(jù)氣溫等情況而定,一般可在24h(小時)后進行,使混凝土有必定強度,以能擋土。
⑸當首節(jié)護壁混凝土拆模后,即把軸線方位標定在護壁上,并用水準儀把相對水平標高畫記在首圈護壁內,作為控制樁孔方位和垂直度及斷定樁的深度和樁頂標高的依據(jù)。標定的軸線方位和相對水平標高應常常檢查復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