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青少年心理咨詢
“多動癥”孩子——精力太充沛也不是壞事。
再比如,活潑好動型的孩子,似乎一刻都停不下來,大量消耗家長的精力,也極具“破壞性”,經常弄壞東西,很多家長都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癥”。
這樣的孩子,其實只是“精力充沛”,精力充沛不是壞事,但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定規(guī)矩,讓他學會克制自己。同時,要提供給孩子足夠空間讓他消耗精力,做家務、體育鍛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更綜合的活動是讓孩子參加某個運動俱樂部的活動,不單運動消耗精力,也能學會按照規(guī)則比賽。另外,這樣的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會安靜下來,家長要做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興趣”。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是對自己有信心,認為自己能夠勝任,既能保護好自己、滿足自己需求,又能被他人和社會環(huán)境所尊重、接納、歡迎、喜愛和需要。
其實,根據孩子的不同氣質,家長只要調整自己的教育風格,就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比如,淘氣的孩子,往往會被認為是一個“愛制造麻煩”的學生,家長在教育上經常會用“嚴厲批評”法,但劉教授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這類孩子對懲罰“缺乏反應”,對表揚卻“反應敏感”,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多褒義詞鼓勵。而一些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則對“輕微的懲罰”會有較高的反應。其實,這里的規(guī)則混入了家長的意志,并且是以犧牲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主選擇力為代價的。
規(guī)則從何而來
很多家長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
那我們需要看一下,真正的規(guī)則是怎么來的?19年時間里,武漢田子君心理咨詢心中累積做個案咨詢超萬人次,各類講座和團體咨詢300多場次,帶領實習生十幾批。比如今天來聽講座的人,有的人來晚了,ta即使想坐到前面來,也不會跟坐在前面的人說,“你起來,讓我坐”。為什么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因為這么做了你心里不高興,我心里也不高興。規(guī)則就是這么形成的,因為我能夠感受到你的感受,我們都是人,我們可以彼此感同身受。
規(guī)則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維護雙方的感受。規(guī)則只有在涉及兩個人的感受的時候,它才有意義。
友好體諒的對待他人和自己
更友好體諒的對待他,那么同樣這樣對待自己就容易多了。當你不自覺的想要去評價他人時,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能夠更體諒友好的對待他人,那就是問自己一些對此有幫助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有用的:
這個人身上有什么特質我的身上也有的?他/她在這個方面與我是有多么相象呢?
這個辦法將我的注意力從我和他人之間不同點的比較轉移到我們之間的相同點。它消除了我們之間的隔閡,我可以感覺到我和這個人之間的距離近了,并且會更加理解他人。
當你不自覺的想要去評價某個人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個辦法,不必在意那個人是否與你親近又或者他僅僅只是個陌生人。
通過這個辦法,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評價自己的時候,你會很自然的想到并且將這個更加體諒友善的方法用在自己身上。并且通過這個方法,你會自我感覺越來越好,且有助于自我尊重的建立。
此外,友善的對待他人,有朝一日他人也會這樣對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