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硬度及模具鋼硬度的檢測方法模具鋼是模具工業(yè)的主體材料,根據(jù)模具的服役條件、環(huán)境和狀態(tài)的不同,模具鋼應具備不同的特性。在鑄件上檢測硬度的面積及其位置應由供需雙方商定,·并在圖紙上標·出。在工業(yè)生產中,模具使用壽命和制成零件的精度、質量、外觀性能,除與模具的設計技術、制造精度,以及機床精度和制造操作有關外,正確地選用模具材料和正確地執(zhí)行熱處理工藝也是至關重要的,資料顯示,模具早期失效因材料選擇不當和材料內部缺陷引起的大約點10%左右,而由熱處理不當引起的約占49%。

近年來,里氏硬度計被廣泛應用,它測試快速,方便,測試值可自動轉換成布氏硬度值,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而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通常做法是,在近似相同的工藝條件下制作一個工藝試片,用工藝試片的硬度代表模具的硬度,然而二者之間常常還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方法也不夠理想。但是里氏硬度計采用的是動態(tài)硬度測試原理,影響儀器準確性的因素較多,對材料表面光潔度的要求也很高,硬度值轉換的誤差也較大,因此,其精度盡管常常高于簡易便攜式布氏硬度計和錘擊式布氏硬度計,但是還要遠低于常規(guī)的布氏和洛氏硬度計。好在模具鋼材對硬度測試的精度要求也不高。

完成了機械加工的模具鋼材料要進行淬火回火處理,再經過精磨和拋光就可成為成品模具。淬火回火處理后的模具硬度檢測更為重要,因為這時的材料硬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質量指標,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品模具的使用壽命。對于薄壁細不銹鋼管、薄不銹鋼板、薄不銹鋼帶、細不銹鋼絲等,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會非常方便。淬火回火的模具鋼材料要求使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C洛氏硬度。模具鋼成品需要具有足夠的硬度,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韌性,而硬度和韌性是一對矛盾,為了在具有合理韌性的條件下,便模具具有較高的硬度,硬度值就會被限制在一個比較窄的范圍內,通常只有2-3個HRC單位。
因此里氏硬度計的測量結果常常被人們作為參考值在國內使用,里氏硬度計主要用于對工件硬度要求范圍較寬的場合。另外,里氏硬度計作為非正規(guī)的硬度檢測方法,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在國外鑄造件的產 品標準中也沒有被采用。在國際貿易中,里氏硬度計的測量結果不會被多數(shù)外商接受。應測量壓痕兩條對角線長度,用其算術平均值或通過查表得到硬度值。許多鑄造件都是中大型工件、有些重達幾噸,無法搬到臺式的硬度計上測試。鑄件的硬度測試主要采用單獨鑄造的試驗棒或鑄件上附帶的試驗塊。然而,無論是試驗棒還是試驗塊都無法完全代替工件本身,即使是同一爐鐵水,鑄造工藝和熱處理條件也相同,因為尺寸大小的巨大差異,會造成二者加熱速度,特別是冷卻速度不同,很難讓二者具有完全相同的硬度,由于這個原因許多客戶更關心和相信工件本身硬度。這樣就要求有一種便攜式的硬度計來測試鑄件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