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義烏市皖毅家具廠主營各種款式佛教拜墊拜凳跪凳,歡迎來樣定制~
皖毅家具為您介紹:
佛教行“叩拜”禮時雙掌合十在胸前并平胸端直,彎腰伏地后跪下叩頭,然后起身伸起兩手過額承空,收手以合十收禮,整個動作不緊不慢,謙卑恭敬,而且每一個具體動作都包含著自己的含義。作為叩拜禮儀起首式的“合十”本來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佛教沿襲使用。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圣之手,左手為不凈之手,所以有分別使用兩手的習慣;于佛殿內(nèi),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但是如果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圣面與不凈面的合一,所以通過合掌來表現(xiàn)人類真實的面目和衷心敬意;除此表示外,雙掌合十也表示事理契合的意思。“合十”跪地后叩頭時要求身體的兩手、兩膝和頭五個部位一齊著地,佛典里也叫做“五體投地”,表示虔誠到了極點。
禮佛V6.0: 正觀修誠禮
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北娚居蟹鹦裕c佛平等,因為隨緣染著,這才迷而不顯。
這種禮佛方法就要求我們在禮拜佛像的時候,也應該觀想自性本具佛,恭敬供養(yǎng),亦即觀自心是佛。正如《維摩經(jīng)》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禮佛V7.0: 實相平等禮
前面的數(shù)種方法雖好,但仍然有“禮拜”這一外相,有“觀想”這一心念,而第七種方法就是把這種“能禮”與“能觀”的執(zhí)著也放下。
禮敬諸佛
上面七種禮佛方式,我慢禮、求名禮是錯誤的方法,學佛者應當遠離;
第三種身心禮是我們提倡的禮敬方法,應常修學;第四、五、六、七是修行人逐漸修證的禮敬方式,應作為修學禮敬的目標去努力,從而逐步像普賢菩薩的大愿靠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剎
極微塵數(shù)諸佛世尊
我以普賢行愿力故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悉以清凈身語意業(yè)
常修禮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