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板式換熱器流程組合方式應根據(jù)換熱和流體阻力核算,在滿意工藝條件要求下確認。盡量使冷、熱水流道內的對流換熱系數(shù)持平或挨近,然后得到傳熱作用。因為在傳熱外表兩邊對流換熱系數(shù)持平或挨近時傳熱系數(shù)取得較大值。
盡管板式換熱器各板間流速不等,但在換熱和流體阻力核算時,仍以均勻流速進行核算。因為U形單流程的接收都固定在壓緊板上,拆裝便利。
水源熱泵系統(tǒng)對鈦板板式換熱器的要求:從板式換熱器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可知,板式換熱器只具有中心過渡的作用,不具備加熱(冷卻)的作用,故要求板式換熱器的傳熱溫差越小越好,從調查實側數(shù)據(jù)可知,不論冬季仍是夏天,井水溫差僅為5℃,溫差規(guī)劃較小,若板式換熱器丟掉1℃溫差,則功率將下降20百分之。
板式換熱器都有哪些優(yōu)勢呢?實際上其關鍵火爆的緣故,就是其清理便捷、重量較輕、占地小、價錢不高,遭受了許多 的制造行業(yè)的鐘愛,接下去大家就來為大伙兒,實際的介紹一下吧。
清理便捷
板式換熱器的卡緊板卸除后,就可以松掉板束,卸掉板片,開展機械設備清理。
簡易修改換熱總面積或步驟組成
只需求加上(或減少)板片,就可以抵達需求加上(或減少)的換熱總面積。
重量較輕
板式換熱器的板片薄厚僅為0.6~0.8毫米,管殼式換熱器的換熱管薄厚為2.0~2.5毫米;管殼式換熱器的罩殼比板式換熱器的合理布局重得多。在完成同樣的換熱重任的狀況下,板式換熱器所需求的換熱總面積比管殼式換熱器的小。
占地小
板式換熱器合理布局緊湊型,企業(yè)容積內的換熱總面積為管殼式換熱器的2~5倍,都不像管殼式換熱器那般需求預埋抽出來管控的檢修場地,因此進行同樣的換熱重任時,板式換熱器的占地約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5~1/10。
導熱系數(shù)高
管殼式換熱器的合理布局,從抗壓強度層面看是很好的,但從換熱聚焦點看并不理想,因為流體力學在殼程中主題活動時存有著折流板—罩殼、折流板—換熱管、管控—罩殼中間的旁通。歷經(jīng)這種旁通的流體力學,并沒有充足地報名參加換熱。而板式換熱器,不會有旁通,而板片的波浪紋能使流體力學在較小的水流量下產(chǎn)生滲流。因此 板式換熱器有較高的導熱系數(shù),一般狀況下是管殼式換熱器的3~5倍。
價格不高
在應用材料一樣的前提條件下,因為合理布局所需求的材料較少,因此 產(chǎn)品成本必然要比管殼式換熱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