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板式換熱器常見故障有內(nèi)漏、外漏、壓降過大、供熱溫度不能滿足要求四個方面。
一 內(nèi)漏
1 產(chǎn)生原因
a 由于板材選擇不當導致板片腐蝕產(chǎn)生裂紋或穿孔;
b 操作條件不符合設計要求;
c 板片冷沖壓成型后的殘余應力和裝配中夾緊尺寸過小造成應力腐蝕;
d 板片泄漏槽處有輕微滲漏,造成介質(zhì)中有害物質(zhì)濃縮腐蝕板片,形成內(nèi)漏。
2 處理方法
a 更換有裂紋或穿孔板片,在現(xiàn)場用透光法查找板片裂紋;
b 調(diào)整運行參數(shù),使其達到設計條件;
c 換熱器維修組裝時夾緊尺寸應符合要求,并不是越小越好;
d 板片材料合理匹配。
二 外漏
a 緊尺寸不到位、各處尺寸不均勻(各處尺寸偏差不應大于3 mm)或夾緊螺栓松動;
b 部分密封墊脫離密封槽,密封墊主密封面有臟物,密封墊損壞或墊片老化;
c 板片發(fā)生變形,組裝錯位引起跑墊;
d 在板片密封槽部位或二道密封區(qū)域有裂紋。
a 在無壓狀態(tài),按制造廠提供的夾緊尺寸重新夾緊設備,尺寸應均勻一致,壓緊尺寸的偏差應不大于±0.2N (mm)(N 為板片總數(shù)),兩壓緊板間的平行度應保持在2 mm 以內(nèi);
b 在外漏部位上做好標記,然后換熱器解體逐一排查解決,重新裝配或更換墊片和板片;
c 將開換熱器解體,對板片變形部位進行修理或者更換板片。在沒有板片備件時可將變形部位板片暫時拆除后重新組裝使用;
d 重新組裝拆開的板片時,應清潔板面,防止污物粘附著于墊片密封面。
板式換熱器板片與密封墊材料的選擇主要根據(jù)介質(zhì)的物理、化學特性進行選擇,主要考慮溫度和腐蝕情況。板片的原材料厚度為0.5-0.8mm,壓制成波紋板后允許有25%的減薄量,于是較薄處為0.38-0.6mm,因此選用耐腐蝕的材料。過少可能會使流程數(shù)增多,壓降增大;密封墊既要耐溫又要耐腐蝕,硬度一般應在65-90邵氏硬度,壓縮永jiu變形量不大于10%,抗拉強度≥8MPa,延伸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