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挑選合格的松花蛋呢?
有一種說法是松花蛋蛋殼上的黑點越少越好。其實,那些黑點是腌制過程中部分蛋白質發(fā)生降解,從蛋殼上存在的氣孔釋放出微量和鉛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鉛。硫化鉛是黑色的,因此會形成黑點。如果不用,改用硫酸銅,會形成黑色的硫化銅,蛋殼上也會有黑點。沒黑點的松花蛋含鉛少,但有黑點的也未必含鉛多。
咸鴨蛋的蛋黃里的油是怎么來的?
鴨蛋中脂肪約含有16%,主要是在蛋黃里,蛋黃中的脂肪含量高達30%,也就是說,蛋黃的三分之一是由脂肪組成。在鮮鴨蛋的蛋黃中,蛋白質與脂肪能均勻地混合成乳狀液,脂肪分散成很小的油滴,并且每個小油滴外面由蛋白質和水膜包裹著,這樣就看不到油,也嘗不出來了。一旦經過腌制,蛋白質發(fā)生鹽析現象,緩慢地變性凝固,脂肪就從中釋放出來,由小油滴聚集為油液,再經煮熟后,就能看到蛋黃出油了。
咸鴨蛋出油原因
輕輕握住鴨蛋,對光觀察,好鴨蛋蛋白清晰,呈半透明狀態(tài), 一頭有小空室,壞蛋呈灰暗色,空室較大。有的鴨蛋有污斑,這是陳舊或變質的表 現。
去殼的鴨蛋中,含有14~16%的脂肪,其中絕大部分存在于蛋黃里。如果去掉蛋清,那么蛋黃里的脂肪約占36%。蛋里水分多(約占71%),脂肪和蛋白質、無機鹽類等物質混在一起,因此,不論生或熟的鴨蛋,都看不出蛋黃里有油。如果用鹽腌過后,鹽分滲入蛋內,蛋黃中的一部分水分就往外滲透,于是脂肪濃縮積聚。咸鴨蛋煮熟后,蛋黃內的蛋白質凝固,因此,我們用肉眼就能見到蛋黃中有大量的油脂了。咸蛋煮熟了,蛋黃里會有油,這是什么緣故。
剝開一個熟鴨蛋,很難從蛋黃中找到一點滴油跡,吃起來也毫無油膩的感覺??墒窃谑煜痰暗牡包S中,卻經常可以看到黃色的油滴往外流。有人以為腌蛋時加入一些油,就會使咸蛋黃中產生油滴,這當然是誤會。說來也真有點叫人不信,咸蛋黃里的油其實是蛋中原來就有的。
蛋鴨產業(yè)未來突破方向1 培育專門化品系行業(yè)生產
由于目前國內對蛋鴨研究投入少,育種專業(yè)人員缺乏,育種技術落后,純系選育和雜交利用工作不系統(tǒng),很多只是針對體形外貌粗糙選種,選配工作很少,對育種新方法的研究更是有限,從而形成高產品種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有局面。此外,由于蛋鴨自身的生理習性,遇到應激后產蛋量下降很大且恢復緩慢,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產蛋率,再加上蛋鴨抗病力差,容易產生抗藥性,市場上缺乏非特異性抗逆能力強的品種,抗逆抗病育種工作起步較晚、難度大,這是蛋鴨育種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在今后工作中,培育出開產日齡早、飼養(yǎng)成本低、生產性能穩(wěn)定、青殼率高的專門化品系,形成2-3個市場需求的主流品種,是廣大育種工作者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