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山制作一般采納國畫中的高遠法和深遠法。高遠法:主體應排在前面左側或右側,若主體在左,客體即在右,形成開合式、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互相呼應。主峰挺拔險峻、后面山坡緩緩延伸,與后座襯體(遠山)形斷意連。主峰聳立面前,形成開門見山欲先藏的手法,使人感到境界越大,對中部的山水景色產(chǎn)生"可見而又看不清"的力,使游人必須再移步往前看個究竟。深遠法:主體的高度比例和高遠法相同,其位置應排在中部左側或右側,客體擺在前面右側或左側。主客體一個錯前,一個錯后,遙相呼應,襯體在后。單體景物的多層結構,構成近(客體)中(主體)遠(襯體)景的各體層次,從而加強了正面的透明視覺感,增加了景觀的深度。山體總面積一般不超過水面的一半或少于一半。這樣,留下足夠的空白,給欣賞者留下聯(lián)想與想象的空間,達到"此處無景勝有景""虛中見實"的效果。"山借樹為衣,樹以山為骨",只有合理配置植物,山水才能有骨有肉,有形有神。通常選用姿態(tài)優(yōu)美,葉小常綠,生長不旺,壽命很長,適應性強的植物。懸崖式假山應植些垂掛類植物。
水泥直塑假山的工藝要點
根據(jù)設計對石色的要求,刷涂或噴涂非水溶性顏色,令其達到設計效果為止。由于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推出,第三四步往往合并處理。如將顏料混合于灰漿中,直接抹上加工成型。也有先在工場制作出一塊塊石料,運到施工現(xiàn)場縛掛或料焊掛在基架上,當整體成型達到要求后,對接縫及石脈紋理作進一步加工處理,即可成山。
瀑布比較平緩,石景富有鑿刻的粗獷,在空曠的環(huán)境下更顯大氣。假山植物景觀設計必備技巧(植物)假山植物景觀設計必備技巧一葉型對比、色彩互補在設計此種植物組合時,少量出現(xiàn)的黃色和紫色的觀花植物可以使整個組合在達到較好協(xié)調(diào)性的同時也能突出組合中其他植物元素的特色。不論紫色和黃色的深淺度,或是選擇其他顏色進行搭配,絲蘭硬實、直立的葉片從一群體形較小,質(zhì)地柔軟,葉型較圓的植物,如歐亞甘、馬櫻丹屬植物叢中伸出,其在葉型和外形上的巨大反差都將形成較強的視覺效果。
據(jù)了解,假山石的具體加工方法有四種:鋸截法、雕琢、膠接以及襯石。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鋸截法
鋸截法:動手前,對每一塊石,首先要反復認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構思,進行去粗取精,截取適合造型部分作主體。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塊石料,色澤、紋理、質(zhì)地等方面都相近,可進行必要雕琢造型后作襯石用。不管是松質(zhì)、硬質(zhì)石,底部必須要鋸平,使其放置平穩(wěn)。對硬質(zhì)石料則需要用金鋼鉆和專門設備才能截取,但在鋸截石料時,對質(zhì)地疏松的要特別小心,要用海綿或厚布墊著,也不要用力過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損壞石身及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