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其實孩子的叛逆,只是在父母眼中不聽話的說法,而在孩子眼中,其實叛逆更是一次他們眼中成長的標志而已,因為他們在了解一定事物后會有種自己長大了的錯覺,所以會萌生實踐自己想法的念頭,畢竟在之前的歲月里,一直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在他們開始嘗試著不聽父母的話時,父母也就認為孩子開始叛逆了。其實哪有那么復(fù)雜,他們只是想感受一下成長而已!很多父母面對孩子這種反常的做法,反應(yīng)大都是先生氣、然后強制管教、要求孩子,甚至想法設(shè)法阻止孩子……這種硬碰硬的管教方法,結(jié)果往往加速了孩子脫離父母“控制”的想法!
叛逆期的孩子并不是不通情理,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和家長對著干的。他們想在家長面前表達自己的思想,包括意見和建議。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卻沒有領(lǐng)會孩子的意圖,甚至忽略了孩子的情感表達。這個時候,孩子的內(nèi)心感覺到非常的憋屈,他們會在家長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的時候,以非理性的方式對家長說出來。這時,孩子和家長會表現(xiàn)為一種對抗的姿態(tài)。叛逆心理是叛逆期的孩子嚴重的情緒反應(yīng)。
青春期是大腦的第二個發(fā)育高峰期,更是青少年“破繭成蝶”的成長過程。叛逆,其實是成長的開始,但成年人往往看不懂,總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管教。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應(yīng)該給予更多關(guān)注、尊重、理解和支持。比如,給他們更自由的成長空間,讓他們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改變自己。再比如,拿起“放大鏡”找“金子”,運用恰當?shù)谋頁P和鼓勵,不斷給他們信心和能量,讓青春期的煩惱變成生活中的一個個“小確幸”,讓孩子們的青春無怨無悔。
在孩子叛逆的過程中間,如果始終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或者父母對他不理不睬的話,他就會開始故意破壞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比如即使他是愛父母的,他也會極力否認,或者他明知道這件事情按照父母說的去做會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他就偏不做。在這種故意破壞的狀態(tài)下面,孩子為反對而反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依然不肯定孩子,還是想去掌控他或者塑造他,那么孩子就會開始自我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