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語言矯正專家建議家長做好以下幾點
針對孩子3歲不說話的情況,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和著急。語言矯正專家建議家長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家長應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有時候孩子說出別人聽不懂、含糊不清的話,那么很可能是孩子開口說話晚,家長要加以引導,引起孩子開口說話的欲望。其次,家長平時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孩子多說話,對孩子開口說話都有很大幫助。后,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查,再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矯正方法。
寶寶會用“咿、呀、嗚”等聲音表達自己的愿望
寶寶會用“咿、呀、啊、嗚”等聲音表達自己的愿望,這恰是培養(yǎng)寶寶模仿發(fā)音的好時機。當他們表達想要抱抱、喝奶或想要某一樣東西時,父母要趁機將這些愿望用簡單的詞語說給孩子聽,然后等待寶寶的反應,即便是“哼”、“哈”也好。如此天天重復,就等于在他們的頭腦中強化了這些語言,終使孩子的語言模仿變得容易起來。寶寶想要某種東西,往往盯著它或用手去抓。這時媽媽不要馬上滿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我要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我要會唱歌的娃娃……”。
如果你的孩子特別逃避與人接觸,并似乎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找到樂趣,你仍然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讓他參與互動。你可以仔細琢磨他回避性的行為,觀察這樣的行為會給他帶來感覺上的愉悅,還是會讓他避免那些令他不適的刺激。如果他對感覺刺激過于敏感,試著和他一起參與這些活動,這樣既能給他提供相同的愉悅感,又能讓她有安全感。如果他一個人躺在地上,不要認為他是想躲避你,這或許是因為他享受地板支撐身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