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車車輪已廣泛采用單輪緣車輪-輪緣在起重機軌道外側。車輪踏面形狀主要有圓往形、圓錐形以及鼓形三種。且用一般的熱處理方式3提高車輪表面硬度,在使用過程中車輪踏面淬硬層易出現(xiàn)龜裂和剝落,壽命反而更短。從動輪采用圓往形,驅動輪可以采用圓柱形,也可采用圓錐形;采用圓錐形踏面車輪時須配用頭部帶曲率的鋼軌。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國內起重機車輪基本是在原蘇聯(lián)的模式下做一些小型的改進和發(fā)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量國外先進技術的引入,現(xiàn)代起重機車輪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車輪組軸主要承受由徑向載荷(輪壓)引起的彎矩作用,按類載荷進行耐久性計算,按第2與3類載荷進行強度驗算時,如果是塔式起重機的車輪組軸承,還應考慮起重機運行偏斜時產生的附加軸向載荷的作用。
橋式起重機、 龍門起重機(門式起重機)、天車、行車的 車輪 (大車車輪,小車車輪)在運行過程中都會有啃軌顯現(xiàn),現(xiàn)在將其原因分析如下
啃軌原因分析
礦車,天車運行時啃軌,有的是軌道問題,有的是車輪問題,還有的是橋架問題,有的是電機問題,啃軌的原因多種多樣。
1、 軌道問題
(1)、軌道安裝質量不合格,軌道水平彎曲過大(要求側面直線度不大于2mm),超過跨度公差時,就會產生,這種啃軌在固定線段。
(2)、軌道規(guī)矩過大(允許跨度正負5mm)時,外側輪緣啃軌;規(guī)矩過小時,內側輪緣啃軌。
(3)、兩根軌道同一截面上的軌面高度差過大(柱子處不大于10mm,其他處不大于15mm)造成大車側移,超高側外側啃軌,另一側內側啃軌。
(4) 軌距一端大,一端小,兩根軌道平行度超差,在這樣的軌道上運行時,輪緣與軌道間隙越走越小,直至內側輪緣啃軌;向相反方向運行,才慢慢好轉,繼續(xù)運行,外側輪緣又開始啃軌。
(5)、軌道安裝墊板未壓實,不承載時軌道保持水平,承載時軌道下陷,造成啃軌。
行車輪是鍛件的一種分類,主要使用于門方式起重機-港機-橋式起重機-礦山機械等。又稱:天車輪,起重機車輪,港機車輪,車輪鍛件,輪子鍛件,鍛鋼車輪等!
行車輪是比較容易損壞的部件。行車輪自動壓力機結構新穎獨特,能夠自動調整行車輪的鍛壓位置,而且載物臺固定穩(wěn)定,進一步保證了鍛壓的效果。根據(jù)行車的使用特點,要求車輪踏面有較高的硬度,并且有一定的淬硬層深度和過渡層(深度>10mm,硬度HRC40 一48),以提高承載能力、耐磨性和抗接觸疲勞的性能。同時,要求其基體組織要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和良好的組織狀態(tài),硬度應達HBS187~229,使之具有高的韌性,提高抗沖擊性能和抗開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