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模具結構方面
1). 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滿足需要,會不會發(fā)生溢料,開模后是否能保證塑料制件留在有頂出裝置的模具一邊。
2). 脫模方式是否正確,推廣桿、推管的大小、位置、數(shù)量是否合適,推板會不會被型芯卡住,會不會造成擦傷成型零件。
3). 模具溫度調節(jié)方面。加熱器的功率、數(shù)量;冷卻介質的流動線路位置、大小、數(shù)量是否合適。
4). 處理塑料制件制側凹的方法,脫側凹的機構是否恰當,例如斜導柱抽芯機構中的滑塊與推桿是否相互干擾。
5). 澆注、排氣系統(tǒng)的位置,大小是否恰當。
(7)在切削工藝中有沒有一個重要的因素?
切削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是在每一個工序中為每一種刀具創(chuàng)建均勻分布的加工余量。這就是說,必須使用不同直徑的刀具(從大到小),特別是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工序中。任何時候主要的標準應是在每個工序中與模具的終形狀盡可能地相近。
為每一種刀具提供均勻分布的加工余量保證了恒定而高的生產(chǎn)率和安全的切削過程。當ap/ae(軸向切削深度/徑向切削深度)不變時,切削速度和進給率也可恒定地保持在較高水平上。這樣,切削刃上的機械作用和工作負載變化就小,因此產(chǎn)生的熱量和疲勞也少,從而提高了刀具壽命。如果后面的工序是一些半精加工工序,特別是所有精加工工序,就可進行無人加工或部分無人加工。恒定的材料加工余量也是高速切削應用的基本標準。
恒定的加工余量的另一個有利的效應是對機床——導軌、球絲杠和主軸軸承的不利影響小。
在型腔銑削中,保證順銑刀具路徑成功的好方法是采用等高線銑削路徑。 銑刀(例如球頭立銑刀,見制造樣本C-1102:1)外圓沿等高線銑削常常得到高生產(chǎn)率,這是因為在較大的刀具直徑上,有更多的齒在切削。 如果機床主軸的轉速受到限制,等高線銑削將幫助保持切削速度和進給率。 采用這種刀具路徑,工作負載和方向的變化也小。 在高速銑應用和淬硬材料加工中,這特別重要。這是因為如果切削速度和進給量高的話,切削刃和切削過程便更容易受到工作負載和方向改變的不利影響,工作負載和方向的變化會引起切削力和刀具彎曲的變化。 應盡可能避免沿陡壁的仿形銑削。 下仿形銑削時,低切削速度下的切屑厚度大。 在球頭刀中央,還有刃口崩碎的危險。 如果控制差,或機床無預讀功能,就不能足夠快地減速,容易在中央發(fā)生刃口崩碎的危險。 沿陡壁的上仿形銑削對切削過程較好一些,這是因為在有利的切屑速度下,切屑厚度為其大值。
為了得到長的刀具壽命,在銑削過程中應使切削刃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連續(xù)切削。 如果刀具進入和退出太頻繁,刀具壽命會明顯縮短。 這會使切削刃上的熱應力和熱疲勞加劇。 在切削區(qū)域有均勻和高的溫度比有大的波動對現(xiàn)代硬質合金刀具更有利。 仿形銑削路徑常常是逆銑和順銑的混合(之字形),這意味切削中會頻繁地吃刀和退刀。 這種刀具路徑對質量也有不好的影響。 每次吃刀意味刀具彎曲,在表面上便有抬起的標記。 當?shù)毒咄顺鰰r,切削力和刀具的彎曲減小,在退出部分會有輕微的材料“過切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