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PLC控制器的結構
PLC實質是一種專用于工業(yè)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基本構成為:
電源。PLC的電源在整個系統(tǒng)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可靠的電源系統(tǒng)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對電源的設計和制造也十分重視。一般交流電壓波動在 10%( 15%)范圍內,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將PLC直接連接到交流電網上去。
PLC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在用戶程序執(zhí)行階段,PLC總是按由上而下的順序依次地掃描用戶程序(梯形圖)。在掃描每一條梯形圖時,又總是先掃描梯形圖左邊的由各觸點構成的控制線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順序對由觸點構成的控制線路進行邏輯運算,然后根據邏輯運算的結果,刷新該邏輯線圈在系統(tǒng)RAM存儲區(qū)中對應位的狀態(tài);或者刷新該輸出線圈在I/O映象區(qū)中對應位的狀態(tài);或者確定是否要執(zhí)行該梯形圖所規(guī)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戶程序執(zhí)行過程中,只有輸入點在I/O映象區(qū)內的狀態(tài)和數據不會發(fā)生變化,而其他輸出點和軟設備在I/O映象區(qū)或系統(tǒng)RAM存儲區(qū)內的狀態(tài)和數據都有可能發(fā)生變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圖,其程序執(zhí)行結果會對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這些線圈或數據的梯形圖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圖,其被刷新的邏輯線圈的狀態(tài)或數據只能到下一個掃描周期才能對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執(zhí)行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則可以直接存取I/O點。即使用I/O指令的話,輸入過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會被更新,程序直接從I/O模塊取值,輸出過程影像寄存器會被立即更新,這跟立即輸入有些區(qū)別。
PLC控制器如何選擇?
輸出模塊的選擇:
輸出模塊的作用是將PLC的輸出信號傳遞給外部負載,并將PLC內部的低電平信號轉換為外部所需電平的輸出信號。輸出模塊按輸出方式不同分為繼電器輸出、晶體管輸出和雙向可控硅輸出三種。此外,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也各有不同。
選擇輸出模塊時應注意:
(1)輸出方式的選擇。繼電器輸出的價格便宜,適用電壓范圍較寬,導通壓降小。但它是原有觸點元件,其動作速度較慢、壽命較短,因此適用于不頻繁通斷的負載。當驅動感性負載時其通斷頻率不得超過1Hz。對于頻繁通斷的低功率因數的電感負載,應采用無觸點開關元件,即選用晶體管輸出(直流輸出)或雙向可控硅輸出(交流輸出)。
(2)輸出電流。輸出模塊的輸出電流必須大于負載電流的額定值。模塊輸出電流的規(guī)格很多,應根據實際負載電流的大小選擇。
(3)同時接通的點數。輸出模塊同時接通點數的電流累計值必須小于公共端允許通過的電流值。通常同時接通的點數不宜超過輸出點數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