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微量潤滑的定義介紹
通常指以壓縮氣體(空氣、氮氣、二氧化碳等)為動力將極微量的潤滑劑霧化(亞微米級)或將計量好的微量潤滑劑輸送到摩擦副附近,通過噴嘴高速噴射到切削區(qū)域或運動副,從而對切削區(qū)域或運動副進行有效的冷卻和潤滑。這種潤滑方式叫微量潤滑或油氣混合潤滑。
以上就是關于微量潤滑的相關內容介紹,如有需求,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微量潤滑冷卻液及霧化介紹
培峰專業(yè)生產、銷售微量潤滑裝置,推介微量潤滑技術已有20年,我們?yōu)槟治鲈摦a品的以下信息。
潤滑油霧中油滴顆粒的大小和聚集度對加工區(qū)刀具和工件接觸表面的潤滑效果有影響。油滴大小的影響因素一般包括壓縮空氣的壓力、潤滑油的粘度和噴嘴設置。氣壓調節(jié)須隨著潤滑油粘度和噴嘴的情況進行,一般情況氣壓高,有助于獲得高質量油滴,即尺寸細微附著力強,氣壓小則容易出現油滴變大,附著力變小。因此現場若出現明顯油霧,需要關注潤滑效果。
顆粒較大的油滴速度低,在傳輸中由于自身重力更容易發(fā)生偏離,導致不能進行加工區(qū),影響潤滑效果。通常高質量油滴的粒徑一般在μm級。油滴顆粒的聚集度主要依賴于油霧生成的機理、壓縮空氣的質量、噴嘴的設置、加工摩擦面的情形。
微量潤滑的分類
MQL系統(tǒng)可分為單通道式和雙通道式兩大類。兩者的區(qū)別是空氣和潤滑油混合形成氣溶膠的位置不同,即根據對微量切削液的傳輸、霧化的差別而被分成兩種形式。其中單通道式的特點為:空氣和潤滑油在發(fā)生設備內已經混合成氣溶膠,隨后氣溶膠通過刀具內部的軌道被輸送到加工區(qū)域。
而雙通道式則有以下特點:空氣和潤滑油在不同的軌道內被輸送到加工軸頭附近的混合腔內,形成氣溶膠,隨后被輸送到加工區(qū)域。與雙通道系統(tǒng)相比,單通道系統(tǒng)雖然更便于制造,但在輸送冷卻潤滑油霧時,特別是在具有強烈離心作用下的旋轉主軸中時油霧易被分散,這常常導致加工區(qū)油霧分布不均勻,從而影響加工質量。而雙通道式的微量潤滑系統(tǒng),因為在氣溶膠形成后,被輸送到加工區(qū)域的距離比較近,其潤滑液滴相比單通道式更加細小,潤滑效果將更好,所以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想要了解更多微量潤滑的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培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