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施工技術要點
1、卷材總體鋪貼順序為:
先高跨,后低跨;同等高度,先遠后近;同一立面,從高向低處開始鋪貼。
2、打底涂:
基面清理干凈驗收合格后,將專用基層處理劑均勻涂刷在基層表面,涂刷時按一個方向進行,厚薄均勻,不漏底、不堆積,晾放至指觸不粘。
3、彈線、試鋪:
在底涂上按實際搭接面積彈出粘貼控制線,嚴格按粘貼控制線試鋪及實際粘鋪卷材,以確保卷材搭接寬度在 6~7cm(卷材上有標志)。根據(jù)現(xiàn)場特點,確定彈線密度,以便確保卷材粘貼順直,不會因累積誤差而出現(xiàn)粘貼歪斜的現(xiàn)象。卷材應先試鋪就位,按需要形狀正確剪裁后,方可開始實際粘鋪。
節(jié)點處理:
(1)女兒墻部位收口處理:做水泥砂漿時需將墻與屋面交接處陰角抹成半徑約 50mm 的小圓角,基面達到要求后,先涂刷一道聚氨酯防水層,在涂刷均勻后立即貼一層胎體增強層(玻纖布),然后涂刷第二道聚氨酯防水層,與基面粘結(jié)牢固,也便于自粘卷材的施工。
(2)陰陽角及管口部位的處理:陰陽角處須用砂漿做成 50mm 的圓角,增設防水附加層一道,附加層中設有玻纖布一道。管口與基面交接處,抹好找平層后,預留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再給管道四周除銹、打光,管口部位的四周 500mm 范圍內(nèi)設防水附加層,增設玻纖布一道,確保達到防水效果。
找平層還要設分格縫,并嵌填密封材料,這樣可避免或減少找平層開裂,以至于當結(jié)構(gòu)變形或溫差變形時,防水層不會形成裂縫,導致造成滲漏。縫寬為20mm,分格縫的縱向和橫向間距不大于6m,分格縫的位置設在屋面板的支端,屋面轉(zhuǎn)角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構(gòu)件的交接處,防水層與女兒墻交接處等。且應與板端縫對齊,均勻順直。
防水卷材細部做法
泛水與屋面相交處基層應做成鈍角(>1350)或圓弧(R=50~100mm),防水層向垂直面的上卷高度不宜小于250mm,常為300mm;卷材的收口應嚴實,以防收口處滲水,卷材防水檐口分為自由落水、外挑檐,女兒墻內(nèi)天溝幾種形式。(八)對屋面防水卷材保護 防水卷材鋪貼完成之后,必須做好保護,以免影響防水效果。在防水層面上鋪300mm×300mm膨脹珍珠巖隔熱塊,再在其上面加設一層3cm厚水泥砂漿保護層,該層內(nèi)布鋼絲網(wǎng),保護層設分格縫,縫內(nèi)用密封材料填充,更好地保護防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