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新冠疫情防控期,水產養(yǎng)殖技術要點
一、存塘水產品管理1.加強水位調控適當降低池塘水位,將水位逐漸調至80cm~100cm,以利于提升水溫,促進水產品攝食、生長。2.強化水質培育早春水溫低,肥水困難,應在晴天中午少量多次使用生物肥料,進行培育水質,以穩(wěn)定水體藻相和菌相;一般魚池透明度控制在30~35厘米為佳,較低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水溫,促進水產養(yǎng)殖動物早開食。水產養(yǎng)殖要點3.加強病害防控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病害防控工作,早春每15天使用漂粉等消毒劑消毒1次預防魚病,如發(fā)現(xiàn)病害應及時準確診斷,對癥用藥。4.擇晴好天氣少量投喂優(yōu)顆粒飼料,當前的投喂量不超過存塘水產品總重量的0.1%~0.2%為宜,后期隨著氣溫升高,可逐步加大投喂量。水產養(yǎng)殖要點5.科學增加供氧存塘量大的池塘晴天中午可開啟增氧機、微孔增氧等設施1~2小時,營造水體的富氧環(huán)境,促進有機物氧化分解、水質培育和病害預防。
水產疾病的治療及預防
在養(yǎng)殖過程中不發(fā)生疾病的池塘幾乎沒有,水產疾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細性疾病,二是寄生蟲性疾病,另外還有病毒性疾病以及并癥等等,但是以細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疾病為多見。病因從廣義上可分為5大類:(1)病原的侵害,致病的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2)非正常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溫度(“中暑”)、溶解氧(氣泡病)、pH、氨氮、硝鹽、硫氫等;(3)營養(yǎng)不良,如缺乏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4)動物本身先天的或遺傳的缺陷,如苗種畸形;(5)機械損傷,如拉網、分篩等。從狹義上,病因一般是指病原的侵害。其中生物病原一般包括:(1)病毒:虹彩病毒、彈狀病毒、白斑病毒。點擊了解詳情:穩(wěn)立克(五月瘟、白露瘟)(2)細菌【預防必備】止血腸鰓康革蘭氏陰性:維氏氣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柱狀黃桿和遲緩愛德華氏菌。革蘭氏陽性:諾卡氏菌。(3)真菌:水霉、鰓霉。水美凈(水霉病、鰓霉病)(4)寄生蟲【驅蟲專用】草本驅蟲凈原生動物:錐體蟲、鰓隱鞭蟲、車輪蟲、斜管蟲、毛管蟲、杯體蟲、累枝蟲。蠕蟲:指環(huán)蟲。甲殼動物:錨頭鳋、魚鲺。軟體動物:鉤介幼蟲。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患病的主要是當年草魚和1齡青魚,一般死率在50%左右嚴重時可達90%以上。發(fā)病季節(jié)是4-9月,當年魚為7—9月,18騾以上開始流行,25℃—301:時達高峰。此細菌存在于各淡水養(yǎng)殖水體的池底察泥或魚體,一般認為它是條件致病菌,只在環(huán)境惡化或魚體受傷時才能致病,病原體隨糞便徘入水中,經口腔吞人而感。4.診斷:根據(jù)上述癥狀特別腸壁的病變,可初步診斷為腸炎病,其與其他有類似病段的疾病區(qū)別如下:①出血病和腸炎一樣,腸道也發(fā)紅出血,但腸炎病腸道內充滿黃色液體,有時輕壓病魚腹部,就有粘液流出,而出血病無此癥狀;出血病全身肌肉出血,而腸炎一般僅胺壁出血。②赤皮病主要是體表皮膚充血、出血、潰爛、鱗片脫落,腸炎則無此癥狀。③從腸炎病魚、血液中能分離出腸炎點狀氣單腦茵。5.防治:①徹底清搪、消毒,投喂新鮮飼料、保持優(yōu)良水質、認真實行“三消、四定”是預防此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