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燃燒”的木屋
關于防火問題,目前的木屋及木結構建筑推廣主要有兩種體系:輕型木結構和重型木結構。輕型木結構的防火方式是靠石膏板,在裝修時要在建筑里裝一層石膏板,進行有效隔熱,并起到防火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這種設計師的數(shù)量還相當少,真正精通的更是沒幾個,但缺口已經越來越大,以后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熱門職業(yè)。重型木結構的防火功能主要是靠木材大尺寸的截面來實現(xiàn),大截面木材遇火時,其強度保持時間比金屬要長。
盡管木屋防火防潮技術在國外已經取得快速發(fā)展,但在國內,截至目前,大眾認識依然普遍存在誤區(qū),直接影響了木結構建筑的市場應用和推廣。
建筑火災的溫度大約在700攝氏度~900攝氏度,溫度升至230攝氏度時,鋼材的強度急劇下降,而木材通常只有在溫度達到250攝氏度時才會燃燒。在火勢兇猛的情況下,木材通常會以每分鐘0.64毫米的速度碳化。我國有幾千年文明史,在農村、城鎮(zhèn)、城市老街區(qū)都有大量遺存,尤其明清、民國時間保存較多。碳化層將木材與外界隔離的同時,也提高了木材可承受的溫度。因此,木結構在遭遇火災時往往比鋼構件更安全。
在防水防潮方面,對于現(xiàn)代木結構建筑來說,設計師非常重視木材長期在水里浸泡發(fā)生霉變腐爛的問題,所以要在建筑墻體上加上單向呼吸紙,里面的水汽可以釋放出來,而外面的水汽進不去。因為,一般木結構房屋都有設計相對完整的室內結構裝飾,還有保溫層設計,以及防火防蟲等設計。另外,在墻體之間還有一個空腔,以便進行空氣流通,保持木材的干燥,不易變形。
園林,在中國古籍里根據不同的性質也稱作園、囿、苑、園亭、庭園、園池、山池、池館、別業(yè)、山莊等,美英各國則稱之為Garden、Park、LandscapeGarden。它們的性質、規(guī)模雖不完全一樣,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圍內,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為地開辟山水地貌、結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從而構成一個供人們觀賞、游憩、居住的環(huán)境。椐調查,木結構住宅居住者,壽命的平均值較鋼筋混凝土造住宅居住者高9~11歲,可見木質環(huán)境具有利于人類健康的一種神奇的力量。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環(huán)境的全過程(包括設計和施工在內)一般稱之為“造園”,研究如何去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環(huán)境的科學就是“造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