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楊梅多生于萌發(fā)條上者為長橢圓狀或楔狀披針形,長達(dá)16厘米以上,頂端漸尖或急尖,邊緣中部以上具稀疏的銳鋸齒,中部以下常為全緣,基部楔形。楊梅一般從2月下旬開始至4月下旬進(jìn)行嫁接。從物候期來看,楊梅萌芽展葉時進(jìn)行嫁接為zui好。因此,嫁接時間的安排,從緯度上說,由北向南可逐漸略為提早。采下的果實,宜選擇日光不直射的適當(dāng)場所,將果實攤開堆積,堆積高度一般不超過15cm。堆積4-5天以后,果肉腐爛,可在流水中沖洗,并除去上浮的癟子,晾干表面待用。
楊梅在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能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一般5~6年始果,10年后進(jìn)入盛果期,株產(chǎn)30~50公斤,15~40年生大樹平均株產(chǎn)70~80公斤,zui高達(dá)350公斤。楊梅出苗后,如中午太陽光太強(qiáng),要打開小拱棚兩頭的薄膜通風(fēng),以降低棚內(nèi)溫度和濕度,防止日灼或猝倒病。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楊梅一般從2月下旬開始至4月下旬進(jìn)行嫁接。從物候期來看,楊梅萌芽展葉時進(jìn)行嫁接為zui好。因此,嫁接時間的安排,從緯度上說,由北向南可逐漸略為提早。
楊梅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并注意排水和防止鼠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種,于第2年1月份種子萌動,2月中旬破土出苗。采下的果實,宜選擇日光不直射的適當(dāng)場所,將果實攤開堆積,堆積高度一般不超過15cm。堆積4-5天以后,果肉腐爛,可在流水中沖洗,并除去上浮的癟子,晾干表面待用。好的楊梅果肉的含糖量為12%-13%,含酸量為0.5%-1.1%,富含纖維素、礦質(zhì)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實中鈣、磷、鐵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楊梅坡向的選擇:盡量選擇北坡或東北坡。南坡,特別是東南坡,光照充足,溫度高,楊梅結(jié)果雖能略提早,但品質(zhì)沒有北坡的好。采下的果實,宜選擇日光不直射的適當(dāng)場所,將果實攤開堆積,堆積高度一般不超過15cm。堆積4-5天以后,果肉腐爛,可在流水中沖洗,并除去上浮的癟子,晾干表面待用。楊梅移栽小苗時,要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晚進(jìn)行,并要澆足定根水。每667平方米移栽1.2-1.4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