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杉木樁在邊坡治理中的作用
杉木樁在邊坡治理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 易碎土換填壓實
結(jié)果表明,當樁間距較小時,硬土打入時,杉木樁的位移和擠密效應更為明顯。
2、 杉木樁的抗滑效應
本工程抗滑樁采用杉木樁,排數(shù)多,樁間距密,打入硬土層長度滿意,錨固長度,樁頂嵌塊石、碎石。更重要的是,杉木和碎石樁的抗剪強度更大。杉木樁處于抗彎狀態(tài),而杉木樁抗彎強度較高,一般為11^-15MPa,特別是多排組合效應,更有利于抗彎。
杉木樁施工方案及工藝流程:
杉木樁施工方案及工藝流程:
1、水中沉樁工藝流程
2、施工工藝
2.1測量放線:本工程軸線放樣采用GPS測量儀控制,樁頂高程采用水準儀控制。放線工作分兩步進行,如下:
粗樣:利用GPS定位線位,然后用石灰線標出設計河口線,邊挖邊測高程控制在-0.9m±0.1M;
精樣:粗樣達到要求后,在苐一個施工段前后各施兩個限位樁,利用GPS進行線路定位,在樁上釘鐵釘,標出設計的河口線。施工過程中,線型控制采用三點找正的原則,每施工3~4m進行一次精檢;高程測量按三等水準標準控制,每限位通過后,在施工中用樁上的鐵釘控制木樁的標高,每3-5米進行一次準確檢查。
2.2沖孔樁基礎:采用正、負水槍交替沖孔。根據(jù)泥面標高控制沉孔深度,控制水槍頭水流,保證沉孔深度與樁尖設計標高一致,避免沉孔深度過大。
2.3沉樁、穩(wěn)樁、固樁:由兩名操作人員將樁吊沉至設計高度。為減少樁后土和液壓充灌管袋對杉木樁水平力的影響,保證護岸結(jié)構(gòu)施工后樁身在水平力作用下不向前傾斜,建議按后傾角10:1沉樁,前后樁應置于樁前邊緣后15cm處,前后樁采用倒釘固定。用于定位和支護的樁架應保證沉樁后的淤泥土達到基本固結(jié)(不少于6小時),樁身不浮起、不晃動方可拆除。盡可能延長通道側(cè)的支撐時間。保證樁深垂直度,連接嚴密。樁深的下端應控制一定的間隙,以減少水土流失和崩塌。在樁頂以下10~20cm處水平釘一排木樁,外口設斜撐。
在水利工程中經(jīng)常使用到怎么算松木樁/杉木樁根數(shù)的問題,為了幫助廣大群眾解決“水利工程中松木樁/杉木樁怎么算根數(shù)”相關的問題,小編給大家總結(jié)了一下:
一般打樁杉木樁的大小都是有規(guī)定的,大小相差不會太。
如果以大頭的為標準,比如15公分,那么聯(lián)排樁一米就是6~7根木樁,1000米就是6000~7000根杉木樁,然后你可以從材積表找到你打樁松木樁的平均一根材積多少就能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