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蝕刻
可用兩種方法進行蝕刻: A、電解法:電流 15-50A,電壓 3-5V,電解液:20%氯化銨、20%硫酸,陽極用鈦板。電解過程中及時去掉陽極上浮 留電解銅,以保證電流正常通過。 B、三氯化鐵法:選用較純的三氯化鐵泡成 30 波氏度溶液,流 動腐蝕。同一個版面要達到深淺不同效果,要在頭次達到淺度要求 后,清洗表面,烘干。在已達到淺度蝕刻處涂上(印上)普通耐蝕刻 油墨,再行二次蝕刻。 1.7 除膜 將已蝕刻完畢的銅板放在水、 30∶1∶0.1 溶液 中加溫至 70℃除膜、清洗出光。只要工藝上達至調通﹐就可以進行連續(xù)性的生產,但關鍵是開機以后就必需保持連續(xù)的工作狀態(tài)﹐不適宜斷斷續(xù)續(xù)地生產。 1.8 電鍍 除膜后的銅板圖案已經很亮,很細,無須再行鍍亮銅,可直接 進行鍍鎳 40-90 秒,再行鍍金、鍍銀。
因 為突沿容易撕裂下來﹐在導線的兩點之間形成電的拆接。 影響側蝕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將概述幾點﹕ 蝕刻方式﹕ 浸泡和鼓泡式蝕刻會造成較大的側蝕﹐潑濺和噴淋式蝕刻的側蝕較小﹐尤以噴淋蝕 刻的效果很好。 蝕刻液的種類﹕ 不同的蝕刻液, 其化學組分不相同﹐蝕刻速率就不一樣﹐蝕刻系數也不一樣。 例如﹕酸性氯化銅蝕刻液的蝕刻系數通常為 3﹐而堿性氯化銅蝕刻系數可達到 4。 蝕刻速率﹕ 蝕刻速率慢會造成嚴重側蝕。將酸液稀釋用吸量管吸取10ml酸液,放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純水至刻度處,蓋好玻璃塞,搖勻備用。 提高蝕刻質量與加快蝕刻速率有很大的關系, 蝕刻速 度越快, 基板在蝕刻中停留的時間越短﹐側蝕量將越小﹐蝕刻出的圖形會更清晰整 齊。六、酸/堿體積比的檢驗方法: 開機運行到設定溫度后(約 15~20 分鐘),測試酸液及堿液的體積比,在規(guī)定范圍內方可進行生產。 1.酸液 1)新配酸液和使用過的酸液的測定 a.將酸液稀釋 用吸量管吸取 10ml 酸液,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然后加入純水至刻度處,蓋好玻璃塞,搖勻備用;目前來看,蝕刻工藝在標識標牌、廣告裝飾、電子制造行業(yè)中仍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b.測定酸液當量體積 用吸量管吸取 10ml“a”之稀釋液,放入錐瓶中,加入純水 30ml 搖勻,再加入酚酞指示劑 1~3 滴并記下錐瓶 內溶液的體積為 V1,再取(NaOH)標準溶液倒入滴管內一般以 50ml 為基準,然后緩慢滴入錐瓶中, 滴至粉紅色后搖勻一分鐘后不褪色為終點,計下此時錐瓶內的數據為 V2,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出溶液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