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先施工結構主要為水平結構,但柱、梁以及墻、梁等節(jié)點部位一般也與水平結構施工時同步施工完成。水平結構施工前應事先考慮好后補結構施工方法,針對后補結構施工可在水平結構上設置澆搗孔,澆搗孔可采用預埋PVC管,首層結構樓板等防水要求的結構需采用止水片等放水措施。
柱、梁及墻、梁等節(jié)點部位應豎直向下施工500~1000mm,并留設水平施工縫。水平施工縫的留設應考慮后續(xù)結構施工要求,宜設置成15o~20o的斜縫,柱的水平縫宜在四個方向均設置為斜縫,形成鍋底形狀,以保證后期混凝土的澆搗還并排除混凝土內部氣泡。外墻宜設置內高外底的斜縫、同時設置相應的止水鋼板用以防水。
補救措施
(1)原位復樁。施工工程發(fā)現(xiàn)斷樁,采用徹底清理后原位重新澆筑新樁,是一種徹底的處理方式。但難度大,費用高,周期長。
(2)接樁。針對部分缺陷部位,確定缺陷標高及程度,采用局部加固方式,開挖并護壁后采用鋼筋箍圈加固,與合格樁體接觸部位采用鑿毛處理,后澆筑混凝土完成修復。
(3)復位糾偏。針對樁身傾斜但未斷裂情況,可考慮局部開挖后用千斤頂糾偏復位處理。
(4)托換處理。針對樁身質量較差,無法單獨承載受力情況,可以根據(jù)受力機理在樁體周邊增設新的樁體形成扁擔樁等方式進行托換處理。
格構柱是截面一般為型鋼或鋼板設計成雙軸對稱或單軸對稱的截面。
格構式輕型建筑是一種主要為各種格構式復合板組合而成的先裝后澆式新型結 構體系(格子骨架為鋼筋砼,填充料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工業(yè)廢料、爐渣粉煤灰等), 該結構同常規(guī)結構相比施工速度快,使用面積增大,抗震性能提高,綜合造價每平米降低50-70元,該項目97年通過建設部組織的鑒定。
格構柱基礎通常穿過地下室,在挖土之前就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