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千分尺存放時注意事項
千分尺構造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曲柄和固定套筒互相牢固地連在一起;另一部分是微分筒和測微螺桿牢固的連在一起。因為在固定套筒里刻有陰螺紋,測微螺桿的外面刻有陽螺旋,所以后一組可以相對前一組轉(zhuǎn)動。轉(zhuǎn)動時測微螺桿就向左或右移動,曲柄附在測砧和固定套筒上。微分筒后端附有測力裝置(保護棘輪)。當鎖緊手柄鎖緊后,固定套筒和微分筒的位置就固定不變。千分尺存放時注意事項: 1.存儲時避免陽光直射。 2.存儲在通風性良好、低濕度的場所。 3.存儲在沒有灰塵的場所。 4.如果存放在箱子或其它容器中,箱子或容器不能放在地上。 5.存放期間,測量面之間應該留有0.1mm到1mm的空隙。 6.不要將千分尺在夾緊的狀態(tài)下存放。
游標卡尺作為一種常用量具,其主尺單位:cm,分度值
游標卡尺作為一種常用量具,其主尺單位:cm,分度值對于主尺和游標尺是不同的:
(1)主尺:0.1cm,即1mm
(2)游標尺:
A.10個分度的:0.1/10cm=0.01cm
B.20個分度的:0.1/20cm=0.005cm
C.50個分度的:0.1/50cm=0.002cm
讀數(shù):被測量值=主尺讀數(shù)A 游標尺讀數(shù)B
游標卡尺其可具體應用在以下這四個方面:
1)測量工件寬度;
2)測量工件外徑;
3)測量工件內(nèi)徑;
4)測量工件深度。
游標卡尺早起源于中國。
游標卡尺早起源于中國。古代早期測量長度主要采用木桿或繩子,待有了長度的單位制以后,就出現(xiàn)了刻線直尺。這種刻線直尺在公元前2000年的我國夏商時代都已有使用,當時主要是用和玉石制成,直到青銅刻線直尺的出現(xiàn)這種“先進”的測量工具較多的應用于生產(chǎn)和天文測量中。在北京國家博物館中珍藏的“新莽銅卡尺”,經(jīng)過專家考證,它是全世界發(fā)現(xiàn)早的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距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