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麥冬草種植技術關鍵事宜
宜選松散、富饒、潮濕、排水管道優(yōu)良的中性或微偏堿砂土壤栽種,存水洼地不適合栽種。忌重茬。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豇豆、黃花苜蓿和麥類為好。選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麥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塊根和須根,分別放籮筐內,置流水中用腳踩搓淘凈泥沙。1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配施100公斤磷肥和100公斤漚肥花生麩作底肥,深耕細作25公分,整細耙平,做成1.5米寬的平畦。以小叢纖插繁育。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種植。 選生長發(fā)育充沛、無病害的高壯苗,剪去塊莖和根須,及其葉尖和老地下莖,拍松莖基部,使其分為單株,剪成殘余的老莖節(jié),以基部橫斷面出現(xiàn)白色形濫情(別名)、葉片不動散為度。按行間距20公分、穴距15公分開穴,穴深5-6公分,每穴移苗2-3株,苗基部解決齊,豎直種下,隨后兩側用土踏緊保證地平苗正,立即澆灌。1畝需苗木200-250㎡上下。一般每一年開展3-4次,宜大晴天開展,要常常鋤草,另外避免土壤退化。
二、提升土壤有機質地被植物成長期內,應依據各種植物的必須,立即填補有機質。常見的施肥方式是噴灑法,因而法合適于大規(guī)模應用,又可在植物成長期開展。3對土壤的要求,要選擇土質比較肥沃,土層深厚,如果腐殖質含量多的話會更好,但是千萬不能選用含有病害比較重的土壤,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還要注意不能用太多的養(yǎng)料,這樣才能讓種子盡快發(fā)芽。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初春、秋末或植物休眠狀態(tài)前后左右,融合加土開展微施放,對植物過冬很有益??梢砸驎r制宜,靈活運用全國各地的堆肥、廄肥、花生麩、河泥以及他有機肥料源。留意,全部堆肥務必充足漚肥、篩粉。施肥前,應將地被植物的葉片剪去,隨后將化肥勻稱追施。欣賞地被植物,一般1畝施肥500KG。
選用種子,做好播前處理
種子是預苗的物質條件。選用優(yōu)良品種是培養(yǎng)壯苗、提高綠化苗木抗病蟲害能力的基礎確保。種子未經檢驗,不可用作栽種預苗。將洗凈的麥冬攤放在曬席或曬場上暴曬,干后再用手輕輕揉搓,再出曬,如此反復幾次,直至搓掉須根,用篩子篩去雜質即成。加入種子時,必須對種子開展嚴苛的檢疫證,以避免危險因素的病蟲害隨種子進到苗木基地,從而散播、擴散、甚至泛濫。選用的優(yōu)良品種應具有基因遺傳質量好、生長發(fā)育完善、圓潤、粒大而重、出苗率高、活力強、無病蟲害等優(yōu)勢。 選萃后的種子,應開展消毒,粘附在種子上的病原菌。實踐經驗:用0.3%~1.0%的硫酸銅溶液解決落葉松種子4-6h,不但具有消毒功效,并且還能推動出芽。做好選萃、消毒、催牙解決的種子,適度開展栽種并恰當把握填土薄厚,能促進小苗出土快速齊整,生長發(fā)育健碩,抗病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