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伺服電機發(fā)展歷史
自從德國在1978年漢諾威貿(mào)易博覽會上正式推出MAC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和驅動系統(tǒng),這標志著此種新一代交流伺服技術已進入實用化階段。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各公司都已有完整的系列產(chǎn)品。整個伺服裝置市場都轉向了交流系統(tǒng)。早期的模擬系統(tǒng)在諸如零漂、抗干擾、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滿足運動控制的要求,近年來隨著微處理器、新型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的應用,出現(xiàn)了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控制部分可完全由軟件進行,分別稱為直流伺服系統(tǒng)、三相永磁交流伺服系統(tǒng)。
性能高的電伺服系統(tǒng)大多采用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電動機,控制驅動器多采用快速、準確定位的全數(shù)字位置伺服系統(tǒng)。典型生產(chǎn)廠家如德國西門子、美國科爾摩根和日本松下及安川等公司。
日本安川電機制作所推出的小型交流伺服電動機和驅動器,其中D系列適用于數(shù)控機床R系列適用于機器人。之后又推出M、F、S、H、C、G 六個系列。20世紀90年代先后推出了新的D系列和R系列。由舊系列矩形波驅動、8051單片機控制改為正弦波驅動、80C、154CPU和門陣列芯片控制,力矩波動由24%降低到7%,并提高了可靠性。這樣,只用了幾年時間形成了八個系列(功率范圍為0.05~6kW)較完整的體系,滿足了工作機械、搬運機構、焊接機械人、裝配機器人、電子部件、加工機械、印刷機、高速卷繞機、繞線機等的不同需要。
機床開機后伺服電機不轉的原因
1.電樞線斷線或接觸不良。工作臺的摩擦阻力太大,齒輪嚙合不良引起的現(xiàn)象,工件與機床的干涉、碰撞,機械部件的“鎖緊”等都可能造成負載過大。
2.“脈沖使能”信號或“控制使能”信號沒有送到驅動器。
3.速度指令電壓連接不良或者斷線。
4.對于帶制動器的電動機來說,可能是制動器不良或制動器未通電造成的制動器未松開。
5.松開制動器用的直流電壓未加入或整流橋損壞、制動器斷線等。
造成伺服電機驅動器主回路熔斷器熔斷原因
①電源進線“相序”不正確。由于SCR伺服驅動器存在觸發(fā)脈沖與主電路的同步問題,因此對輸入電源的“相序”有嚴格的要求,若“相序”不正確,接通電源可能會立即引起驅動器主回路熔斷器的熔斷。
②機械故障造成負載過大。工作臺的摩擦阻力太大,齒輪嚙合不良引起的現(xiàn)象,工件與機床的干涉、碰撞,機械部件的“鎖緊”等都可能造成負載過大。出現(xiàn)以上故障時,一般可通過脫開電機與機械傳動系統(tǒng)間的連接與測量電動機的實際工作電流來進一步判斷確認。
⑧切削條件不合適。如機床切削量過大、連續(xù)重切削等。
④驅動器存在故障。如控制單元的元器件損壞、控制板上設定端設定錯誤、電位器調(diào)整不當?shù)取?
⑤驅動器與電機間的連接錯誤。如速度負反饋被接成正反饋,使伺服電機飛車或系統(tǒng)處于振蕩狀態(tài)。
⑥電動機選用不合適或電機不良。如:因長期工作或其他原因引起伺服電機的“退磁”,造成勵磁電流過大:電機繞組存在局部短路,從而引起驅動器熔斷器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