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超濾膜的保存方法。
1、超濾膜元器件必須一直維持在昏暗的場地,保存溫度勿超出35℃,并要防止立即太陽。在試壓后保存應當適度添加或選用按時沖洗的方法。
2、短期內保存:超濾膜廠家建議超濾膜如暫停使用時(低于10天時間)解決超濾膜反沖洗一次,在反沖洗水里添加15ppm(ml/L)的HY-240殺菌劑后再將超濾膜的水閥、排污閥和調節(jié)閥門關掉,維持超濾膜的密封性和殺菌功效。
3、長期性保存:超濾膜廠家指出超濾膜如長期性停用時(超出10天),先向超濾膜開展反沖洗一次,隨后在超濾膜內引入HY-310維護液后密封性保存。
超濾膜過濾機產品特點: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
超濾膜膜絲是空心的,表皮上布滿肉眼看不見的微孔,孔徑大小在0.001-0.1微米之間,屬于超級過濾的范圍,所以叫做超濾膜。
超濾膜過濾形式:內壓式和外壓式。
超濾(UF)是一種以篩分為分離原理,以壓力為動力的膜分離過程,過濾精度在0.005-0.01μm范圍內,基于選擇性柵欄作用將顆粒與大分子有機物質從流體中分離出來,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膠體、細菌、熱源及高分子有機物質,可廣泛應用于物質的分離、濃縮、提純。超濾膜對于大分子有機物、膠體、藻類、細菌、病毒、內、顆粒等物質有超高的去除效率.
污水處理用的膜多為MBR膜,MBR膜一般為微濾膜,按其功能區(qū)分,分為三種:一、分離膜、二、曝氣膜、三萃取膜。污水處理工藝中釆用的多為分離膜。
分離膜的孔徑一般為0.1一0.4微米,可有效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實現(xiàn)固液分離。
MBR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法的結合,其起源是用膜分離技術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這種工藝不僅有效地達到泥水分離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三級處理傳統(tǒng)工藝的優(yōu)點。
MBR膜在運用的時候是存在非常多的問題的,那么MBR膜主要存在問題是什么呢?
1、膜污染
在采用膜技術的廢水回用工程中,膜片是技術含量高,膜片使用的時間越長越好。從生產實際情況看,有機物和無機鹽對膜的污染是存在的,且較為明顯。一般情況下,無機物污染與微生物污染是緊密相關的,膜的微生物污染較難清洗去除。如何有效減少膜污染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難題。
2、膜結垢與斷絲
如何降低金屬離子沉積、膜的化學改性變脆也是急需解決的難題。有些微量積累目前還不能說清機理,針對目標水的水質情況,開發(fā)、采用不同的清洗藥劑配方,補充分析相關項目,準確判斷影響因素對指導膜運行操作十分重要。
3、前處理的平穩(wěn)運行
在系統(tǒng)設計和實際生產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石化工業(yè)污水的水質特點,避免有害物質高濃度沖擊膜,造成膜損傷。確保前處理運行平穩(wěn),提高耐沖擊能力,以保證MBR膜系統(tǒng)的長周期平穩(wěn)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