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老年人應(yīng)讓生活過的更充實
老人在這個社會中處于弱勢,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guān)懷。當人到了晚年的時候,少了份社會工作與活動,思維與行動也變得遲緩。其實此時老年人更應(yīng)要做到充實生活,讓自己不再慵懶和散漫。
有些老年人過分地自憐自愛,對過去的苦難歷程難以釋懷,想盡辦法補償自己。事事依賴子女和他人,不愿動就不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任著自己的性子隨彎就彎,殊不知這種慵懶和散漫,反而會給身體帶來種種不適,失去各種興趣、愛好甚至生活的信心,造成事與愿違的結(jié)果。這種情況就是被自身的惰性擊倒。
我有個朋友,十多年前得了腦,鬼門關(guān)轉(zhuǎn)了一圈后,深深感悟生命的美好和健康的重要。于是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沒有根據(jù)自身的感受而臥床不起,他每時每刻都在和自己較勁、抗爭。他每天拖著半邊不聽使喚的身體,咬著牙,流著汗,不停地找活干,忍受著難以言表的不適。他時常冒出這樣的念頭:躺下吧,別再折磨自己了。但是,他不敢,他知道,只要躺下,恐怕就再難起來,因為惰性正伺機以待。十多年過去了,他始終沒讓自身的惰性得逞,在戰(zhàn)勝了自身惰性的同時獲得了身心的愉悅和快樂,這種感受是沒有什么可以取代的。如今他上樓下樓、買菜做飯、拖地板帶孫子,儼然一個棒小伙。那不聽使喚的半邊身子早就服從指揮了。他戰(zhàn)勝了惰性,帶來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五彩繽紛的老年生活,這是何等的樂事。
我們老年人大江大浪都闖過來了,能在惰性這條小河溝里翻船!戰(zhàn)勝惰性,做個堅強自信、健康長壽的老人吧!
告訴你長壽的秘訣
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存在“長壽基因”,能修復人體細胞,延緩老化。但這種基因只在空腹時才會工作。因此,中醫(yī)專家總結(jié)了“空腹法”。肚餓忍耐一會,想吃東西時,請忍耐半小時再吃,這是為了讓“生命力基因”開始工作??崭刮鸷瓤Х然虿瑁鼈兊拇碳ば暂^強,空腹喝可能會引發(fā)嘔吐。建議喝大麥茶等不含的飲料。
飯吃六到八分飽 減少食量,空腹的時間就會延長,有利于“生命力基因”工作。南陽養(yǎng)老院專家建議人們從吃八分飽做起,逐漸控制到六分飽的程度。此外,減小餐具的尺寸,能幫助減少食量。
一餐“一菜一湯”菜肴太豐盛也容易導致進食過量。例如,早飯可以試著改成一小碗飯加一碗湯。
養(yǎng)老院護理臥床老人要這么做
失能老人所患慢多數(shù)是腦部疾病,會導致吞咽能力下降,并且在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意外嗆到。因此給老人喂飯無疑是一項高難度的體力腦力兼耐力的工作。這不僅是對老人的考驗,對家屬或老年公寓照護者來說也是考驗。
1、照護者要先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保證飲食搭配合理,并在給老人喂飯時營造良好的用餐環(huán)境;
2、據(jù)老人失能程度不同,采取合適的喂食體位。(能坐起的老人盡量幫助他們坐起,不能坐起的老人,需抬高床頭);
3、喂飯過程中,時刻注意老人是否被噎到,可以在喂幾口飯后喂點湯水,這樣也能有益于老人消化。對待老人就像對待小孩,需要照護者小心翼翼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