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公路防撞鋼梁波形護欄
防撞波形護欄利用土基、立柱、橫梁的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車輛改變方向,回復到正常的行駛方向,防止車輛沖出公路,以保護車輛和乘客,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波形梁護欄鋼柔相兼,具有較強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具有較好的視線誘導功能,能與道路線形相協(xié)調(diào),外形美觀,可在小半徑彎道上使用,損壞處容易更換。組合波形護欄板可在窄中央分隔帶上使用。材料進場后承包者質(zhì)檢工程師應(yīng)按規(guī)定頻率進行自檢,合格報監(jiān)理人員檢查核實,同意后才允許使用。
常見的波形護欄板按波形可分為雙波波形護欄和三波波形護欄;按表面處理分為熱鍍鋅波形護欄和鍍鋅噴塑兩種;按設(shè)置地點可以分為路側(cè)護欄和中央分隔帶護欄。
高速公路護欄板的制作安裝要求標準
1、嚴格按設(shè)計文件要求選購材料,所有鋼板(管)按設(shè)計文件要求必須有材質(zhì)證明,經(jīng)驗收方可加工;
2、鋼材按設(shè)計文件尺寸進行切割,型材用氣割切割,鋼板用軌道式切割機切割,切割好的鋼材,用打磨機打磨需拼接的部位一定要切割成焊口;
3、焊條必須選用設(shè)計文件及國標要求的材料,焊縫厚度必須達到要求,焊好后材料應(yīng)檢查焊縫厚度及平滑度;
4、將焊好的結(jié)構(gòu)進行酸洗處理,必須洗干凈,以確保除銹的徹底性;
5、將酸洗處理的鐵件,浸放在熱鍍鋅槽中,鍍鋅要均勻,必須保證鍍鋅厚度;
6、將鍍完鋅的護欄材料打包好存放或運到工地;
7、立柱須待砼基礎(chǔ)雖度達設(shè)計75%以上時方可安裝;
8、立柱通過法蘭盤與基礎(chǔ)連接,清理完底法蘭盤和地腳螺栓后立直支柱,在擰螺栓前應(yīng)調(diào)整好方向和垂直度,后擰緊地腳螺栓。
(1) 護欄板 護欄板(二波)每片理重:49.16kg, 4320 * 310 * 85 * 3.0 板長 板寬 波高 板厚 孔形:連接螺孔:18 * 50 拼接螺孔:22 * 40(直孔)、20 * 30 22 * 30(直孔)、24 * 20
護欄板(三波)、每片理重:102kg, 4320 * 506 * 85 * 4.0 護欄板代號:普板 DB01, 加強板 DB02,
(2)立柱: 114 * 4.5 * L 直徑 壁厚 長度 / 140 * 4.5 * L 立柱代號:G-Z, 孔距:L, 孔徑:
(3)防阻塊:178 * 200 * 3.0 (A型代號:F-1) 200 * 200 * 3.0 (B型代號:F-2)注:目前采用的是A型防阻塊,與鋼管立柱配合使用。每只重2.7-3.0㎏,與九孔板配套。(以上為二波板專用防阻塊)
(4) 柱帽: 114每只重0.5㎏左右 140每只重0.6㎏左右
(5) 托架: 300 * 70 * 4.5 (代號:T-1(2)) 注:與十孔板配套,每只重0.8㎏左右。
君安波形護欄常用規(guī)格:雙波波形護欄板:4320*310*85*3或者4mm; 三波波形護欄板:4320*506*85*4mm;波形護欄板表面處理:熱鍍鋅、冷鍍鋅噴塑; 波形護欄雙波立柱:114*4.5*高度;140*4.5*高度; 波形護欄三波立柱:130*130*6*高度;140*4.5*高度;波形護欄板的主要的組成部分介紹波形護欄由兩塊波形梁鋼護欄板及兩者之間固定夾放的兩支護欄立柱構(gòu)成,兩支護欄立柱固定夾裝在兩塊波形鋼護欄板之間。波形護欄一般立柱間距分為2米加強型和4米普通型;波形護欄立柱與板子相連接的方式有防阻塊式和橋型托架式兩種。
立柱間距:分為2米間距和4米間距;
連接方式:立柱與板子連接方式有防阻塊式和托架式兩種。
材 料: Q235鋼板經(jīng)防腐處理,是典型的冷彎型鋼產(chǎn)品.
表面處理:熱鍍鋅、熱鍍鋅噴塑;
用 途:大型停車場、景區(qū)、高速、省級道路、鄉(xiāng)村公路等
波形梁護欄是半剛性護欄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種以波紋狀鋼護欄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撐的連續(xù)結(jié)構(gòu)。它利用土基、立柱、橫梁的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車輛改變方向,回復到正常的行駛方向,防止車輛沖出路外,以保護車輛和乘客,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波形梁護欄鋼柔相兼,具有較強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具有較好的視線誘導功能,能與道路線形相協(xié)調(diào),外形美觀,可在小半徑彎道上使用,損壞處容易更換。組合波形梁護欄可在窄中央分隔帶上使用。對于車輛越出路(橋)外,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區(qū)段,可選擇加強波形梁護欄。產(chǎn)品優(yōu)點相比于波形護欄等常規(guī)公路防撞護欄來講,纜索護欄由于其本身的材料特性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的有點優(yōu)點一:預防二次傷害,減少駕駛員和乘車人員生命安全事故優(yōu)點二:駕駛員視野透空率比較高,減少駕駛員眼睛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