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p液下渣漿泵泵的起吊、安裝、調整與試運行
1.起吊
起吊有包裝前的泵。應按包裝箱上的標識套系鋼絲繩。吊運時,不得使箱底或側面受到?jīng)_擊或劇烈振動.包裝箱不得過度傾斜,不許將包裝箱放在帶尖棱的物體上,更不得倒置。
起吊沒有包裝箱的泵,按下列要求執(zhí)行。
川起吊不帶底座或只帶單獨底座的臥式泵,起吊重心應在托架的側面方孔靠近泵頭處,鋼絲繩應由此處穿過垂直向上與起重吊鉤聯(lián)接。為保持泵的平衡,應在泵殼上的吊環(huán)螺釘與起重吊鉤之間設置輔助起吊鋼絲繩。托架蓋上和前后泵殼上的吊環(huán)螺釘是為拆裝托架蓋或的后泵殼而設置的,不得單獨用于整休泵的起吊,以免造成事故。為了使泵工作安全可靠,對于輸送含有固體顆粒液體的雜質泵有必要增大隔舌和葉輪之間的間隙。sp液下渣漿泵
sp液下渣漿泵影響離心泵性能曲線的因素
分析離心泵性能曲線時應注意,葉輪出口處的幾何參數(shù)對泵性能曲線形狀有很大的影響。
在其他幾何參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改變葉輪出口直徑D2,由式(1-58)可以看出,泵的理論性能曲線平行移動,如圖1-39a所示。如果改變葉輪出口寬度b2,會使性能曲線變得傾斜或平緩,如圖1-39b所示。
葉片出口安放角β2的變化對泵性能曲線也有明顯的影響。圖1-40所示為葉輪直徑D2一定時葉片出口安放角β2三種不同情況:
1) 若葉片出口安放角β2大于90°,則cotB2為
負值。由式(1-58) 知,當流量增加時,理論揚程也增加,故理論揚程曲線是一條上升的直線。
2) 若葉片出口安放角β2等于90°, 則couB2,等于零。由式(1-58)知,不管流量如何變化,理論揚程都是常數(shù),故理論揚程曲線是一條水平的直線。
3)若葉片出口安放角β2小于90。,則cotB2為正值。當流量增加時,理論揚程減小,故理論揚程曲線是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
當葉片出口安放角β2大于或等于90°時,隨著流量的增加,葉輪的水力損失急驟增加,而且軸功率也隨著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這樣易使原動機過載。因此,在實踐中很少采用葉片安放角大于或等于90°的葉輪。
由于葉片出口安放角不同,實際試驗流量-揚程曲線向下彎曲的程度也不同。Β2,越接近90。,性能曲線彎曲得越厲害,甚至成弓形,離心泵的揚程Hmax與關死揚程H。(流量等于零時的揚程)的比值大于1,即sp液下渣漿泵
2) 軸徑d=32 ~50時,軸徑公差k6。
3) 軸徑d≥55時,軸徑公差m6。
API 610第十版規(guī)定:圓柱形間隙配合的聯(lián)軸器,且在聯(lián)軸器輪轂上要用固定螺釘壓在軸的鍵上。
(3)軸承體與滾動軸承配合
1)一般情況下,孔徑公差為J7。
2)軸與滾動軸承配合時,軸徑公差為js6 (推薦js5)。
2.單、兩級泵配合精度
1) 泵體與泵蓋配合止口:公差配合為H7/h6。大泵或I、III類技術泵公差配合可用H7/g6。
軸與葉輪配合:公差配合為H7/h6。
3) 軸與軸套配合:公差配合為H7/h6。軸比較大或較長時或I、III類技術泵產品公差配合可用H7/g6。
4)軸承體與殼體(或軸承架)配合止口:公差配合為H7/h6。
.sp液下渣漿泵各截面面積的計算
按習慣通常從隔舌位置起,每隔22°30做截面, 并令通過隔舌的截面編號為0,其他截面則按順序編號,分別為1、II、III、.. VIII。0截面和VIII截面的夾角剛好是180°,且0截面一般都與水平線成45°的夾角,如圖4-20所示。
有關試驗研究表明,從0截面到VIII截面各截面的液流速度基本上是相等的,且流量沿圓周分布也基本上是均勻的,因此設計上述8個截面時,可按吸水室各截面的平均速度進行計算。
在進行半螺旋形吸水室的設計時,可假定沿整個圓周流量均勻分布,這樣,當單吸泵采用半螺旋形吸水室時,通過VIII截面的流量為
式中QvvIII→ 通過VIII截面的流量(m/s);眾
qv---泵的流量(m'/s)。
如果雙吸系采用半螺旋形吸水室,則通過VIII截面的流量為
sp液下渣漿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