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日常的網(wǎng)球培訓過程中,在練球時要盡量不要讓球停下來,無論是練習正拍球、反拍球、還是近身球,打完擊并不算完成任務,你需要緊接著恢復到準備姿勢,迅速開始擊打下一個球。這種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讓你的身體適應短促反應的節(jié)奏,或者當你在練到一定程度時,可以請教練來進行練習讓教練站在底線打穿越球,而你則守在網(wǎng)前練習截擊。練習時你需要做的是通過教練的腳下移動,站位和擊球點等信息預先判斷出他回球的線路。
在網(wǎng)球培訓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員存在不同程度的錯誤:
1、打不中球。改正方法,拉拍到身右側,拍面與地面成45度角,拍柄平行于球網(wǎng),拿拍對準球的中下部位,用簡單的動作將球輕輕推送過網(wǎng)。
2、擊球點偏后。改正方法如上,拉拍位置不是身后而是身右。簡易法和傳統(tǒng)法的差別就是這里。傳統(tǒng)法要求側身,拉拍,簡易法要求不要側身,不要拉拍。
3、擊球沒有拋物線。改正方法,擊球前拍比球低,在球下邊對準球后朝45度角方向將球推擋過網(wǎng)。球的軌跡是拋物線就是:高點在網(wǎng)頂附近,小小場比網(wǎng)高半米,小場比網(wǎng)高一米,球不能界外。
4、沒有開放式站位。
5、沒有用腳找球而是用手找球。改正方法,保持拍與身體的距離基本固定,只準靠腳步移動找球。這個動作有人十多個來回就有感覺,有人要一百多個來回才找到感覺。
好比一場網(wǎng)球比賽,沒有平局,后總有輸贏
網(wǎng)球訓練的一大目的當然是參加比賽,在各式各樣的比賽中,孩子將會面對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對手。賽場上的比拼有輸有贏,贏球而不驕傲,輸球而不氣餒。當孩子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必須要面對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這就好比一場場網(wǎng)球比賽,沒有平局,后總有輸贏。學習網(wǎng)球,可以幫助孩子們更早地適應競爭社會、培養(yǎng)競爭意識,讓他們更好地把握自己,建立強大的人格與心理,塑造不服輸?shù)膫€性,進而不斷挑戰(zhàn)自我、突破自我,為了每一點進步而奮斗。
運動使人身體活躍,而活躍的機體能夠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健康與快樂心情的來源。其實,長期訓練比賽后形成的良好心態(tài),往往是精英們成就一番事業(yè)的強大動力源!也正如ITA本杰明成就獎獲得者布蘭頓所言,“打網(wǎng)球能讓我保持健康的身體,也能為我在緊張的時刻平復心情。輸贏也許很重要,但比賽是無限的。你贏了有下一場,輸了也有下一場,永遠沒有后一場比賽。在無限的比賽面前,我更享受過程,人生也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