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麥胚芽油經(jīng)由小麥胚芽經(jīng)過壓榨或浸出工藝制取的一種油脂,呈棕色,小麥胚芽油特有氣味。每1000公斤小麥的胚芽可以制取1-2kg左右胚芽油。
從理論上講,小麥胚芽占小麥籽粒質(zhì)量的2.5%,處理1000公斤下麥可以產(chǎn)出25公斤小麥胚芽,小麥胚芽的含油量一般在8—10%,處理1000公斤小麥胚芽可以得到80—100公斤毛油。由于資源少,加工難,長期以來小麥胚芽油都是加工成軟,作為供給市場。
小麥胚芽油色澤亮黃,有一定粘度,有小麥的清香氣味,可烹調(diào)也可涼調(diào),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食用油,同時,小麥胚芽油也是一種理想的美容基礎油,被譽為可以吃的化妝品,能加強皮膚的結締組織,增進血液循環(huán)及保持皮膚彈性。
小麥胚芽油的制取方法主要有壓榨法和亞臨界低溫萃取法兩種:
壓榨法,小麥胚芽含油率在7-9%,壓榨可提取出4-5%的小麥胚芽毛油,真正可提取出小麥胚芽精煉油得率更低。
低溫萃取法,在低溫下對小麥胚芽進行萃取,這種方法整個生產(chǎn)過程在低溫下進行,小麥胚芽油營養(yǎng)成分不會受到破壞,且得率高,油脂品相好,可以形成規(guī)?;a(chǎn),一次性固定資產(chǎn)投入少,生產(chǎn)成本低,環(huán)保節(jié)能,可保留小麥胚芽油中的有益成分。
通過上述方法制得的是麥胚毛油,經(jīng)過精煉之后才成為食用小麥胚芽油。麥胚油的精煉較一般植物油困難,因為毛油中雜質(zhì)多、酸價高,磷脂和臘含量也較高;尤其是為了充分保留毛油中的維生素E和二十八烷醇等活性成分,操作條件很難控制。
脫色油經(jīng)冬化處理去除掉油中蠟質(zhì),再進行分子蒸餾脫酸。與一般的堿煉法脫酸相比,分子蒸餾法去除非酯化脂肪酸的效果更好。脫酸后,油中非酯化脂肪酸含量低于2%,且維生素E損失少;之后再經(jīng)第二次分子蒸餾濃縮,可得含維生素E1.25%左右的濃縮小麥胚芽油,冷卻后在充氮容器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