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防傾裝置要求
1.防傾裝置應用螺栓同豎向主框架或附著支承結構連接,不得采用鋼管扣件或碗扣方式;
2.在升降和使用兩種工況下,位于在同一豎向平面的防傾裝置均不得少于二處,并且其上和下一個防傾覆支承點之間的小間距不得小于架體全高的1/3;
3.防傾裝置的導向間隙應小于5mm。
防墜落裝置要求
1.防墜落裝置應設置在豎向主框架部位,且每一豎向主框架提升設備處必須設置一個;
2.防墜裝置必須靈敏、可靠,其制動距離對于整體式附著升降腳手架不得大于80mm,對于單片式附著升降腳手架不得大于150mm;
3.防墜裝置應有專門詳細的檢查方法和管理措施,以確保其工作可靠、有效;
4、防墜裝置與提升設備必須分別設置在兩套附著支承結構上,若有一套失效,另一套必須能獨立承擔全部墜落荷載。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爬架的安裝使用步驟
步驟一:架體組裝
架體找平,搭設底層走道板
在雙排架上找平時,應注意找平高度要確保走道板底部高于雙排架內立桿,以便于連接板的安裝。
組裝水平桁架
在距離首層走道板面540mm位置安裝內外排水平桁架,水平桁架之間、水平桁架與內外立桿相交位置分別使用2組螺栓進行連接。
固定防護網(wǎng)片
安裝導軌
使用螺栓將上層平臺導軌連接件安裝至第二層走道板內側,吊裝導軌,導軌與機位支承件及各平臺導軌連接件使用螺栓需從葫蘆一側向另一側穿入并連接。
安裝踢腳板,繼續(xù)向上拼裝
完成首層結構搭設后,在首層走道板與防護鋼網(wǎng)片的間隙上安裝踢腳板,之后繼續(xù)向上接高立桿,重復向上拼裝,直至架體外立面組裝完成。
安裝提升設備
根據(jù)機位平面布置圖方向、機位剖面圖中吊點材料表,安裝下吊點及電動葫蘆,將附墻吊掛件固定在建筑結構上,并通過葫蘆銷軸將葫蘆循環(huán)勾固定在附墻吊掛座上。
安裝同步控制裝置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1、防墜落裝置與提升設備分別獨立固定在建筑結構上
2、每個樓層設置一道附墻支座。
3、防墜落裝置應設置在豎向主框架處并與結構附著。
4、防傾、導向裝置應設置在支座上。
5、使用工況下,下和上防傾裝置之間距離不小于2.8m或架體高度1/4.
6、安裝同步控制系統(tǒng),并且技術性能應符合JGJ202-2010中的要求。
例如:限制荷載自控系統(tǒng):1)超過設計值15%,應聲光自動報警,顯示報警機位。2)超過設計值30%,應使該升降設備自動停機。3)性能應可靠、穩(wěn)定,控制精密度在5%以內。
7、架體高度不大于5倍層高,架體全高與支撐跨度的乘積不大于110㎡。
注解:支撐跨度是指相鄰兩個豎向主框架之間的距離。
8、直線布置的架體支撐跨度不大于7m;折線或曲線布置的架體,相鄰兩個豎向主框架支撐點處的架體外側距離不大于5.4m。
違規(guī)案例:折線布置的架體,相鄰兩個豎向主框架支撐點處的架體外側(畫紅色標線)距離大于了5.4m
9、架體寬度不大于1.2m。
10、架體的水平懸挑長度不大于2m或不大于跨度1/2。
11、附墻支座應采用錨固螺栓與建筑物連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應少于兩個或采用彈簧墊圈加單螺母,螺桿外露螺母端部長度不少于3扣,且不得小于10mm。墊片尺寸應由設計確定,但不得小于100mm ×100mm ×10mm。
12、混凝土強度應按設計要求確定,不得小于C10。
13、腳手板滿鋪,并且鋪設嚴密、牢固。
14、作業(yè)層與建筑結構之間縫隙封閉嚴密。
15、作業(yè)層內外側設置身欄桿,欄桿高度不低于1.2m,并且在外側設置180mm高度的擋腳板。
16、架體懸臂高度不應大于架體高度的2/5或大于6m。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