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小學課桌椅
臨朐鑫通鋼木制品有限公司主營中搞檔鋼木家具、學校餐廳餐桌椅組合、連體餐桌椅,銷售、安裝并提供相關售后服務。
中小學課桌椅
課桌椅型號的身高范圍問題規(guī)定學生身高每相差7.5 cm, 設1個型號的目的, 在于可使小學各年級都有1種型號。亦即每年“桌椅高差”升高1 cm。
中小學課桌椅許多研究表明, 小學生“桌椅高差”在2個型號范圍(身高相差15 cm)內波動時, 良好的讀寫姿勢沒有變化;當在4 個型號范圍(身高相差30 cm)內波動時, 則可看出明顯變化, 尚無明顯姿勢不良[ 2] 。為了保證青少年的正常生理發(fā)育,使他們能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應高度重視學生課桌椅,中小學課桌椅的設計、制作和選用。但課桌椅國際標準對身高的符合范圍規(guī)定為7.5 ×2 =15 cm。借助年齡別身高均值標準差的粗略推算[ 3] , 8 歲兒童身高均值的標準差約為5 cm , 15 cm范圍內可有3 個標準差, 課桌椅符合率醉高約為85%。青春突增期身高均值的標準差約為7.5 cm, 在15 cm范圍內僅包含2個標準差, 符合率醉高約為70%。中小學課桌椅再如, 大學課桌椅不分型號, 身高范圍沒有規(guī)定, 但我們知道, 男身高P95 -女身高P5 ≈28 cm, 接近30 cm。上述這些情況與課桌椅符合率有關。
中小學課桌椅
臨朐鑫通鋼木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銷售辦公桌、辦公椅、屏風組合辦公桌、高隔斷、學生公寓家俱、辦公家俱等。
課桌椅分配管理問題
國家標準規(guī)定, 學校預置課桌椅時, 要根據學生學年中期乃至末期身高組成比例情況,中小學課桌椅 卻定各種大小型號數量。目前學校里眾多學生的做法是書本放在中小學課桌椅課桌斗的上斗中,書包放在座椅上或者座椅旁的通道上。又規(guī)定, 課桌椅出廠前, 必須附著勇久性標牌, 標明大小型號和學生身高范圍。叫育部門指導和采購人員應取得學校衛(wèi)生保健人員的協(xié)助, 有計劃地購置。參考國家標準GB/T3976 -2002的“附錄A”。
例如, 北方某大城市中小學課桌椅, 小學一、二年級選用8號, 三、四、五、六年級分別選用7, 6, 5, 4號;初中一年級選用3號, 初中二、三年級和高中一、二、三年級選用2 號。日本1991年修訂課桌椅標準時規(guī)定,就座者大腿受阻時,允許采用低1號的椅子同課桌匹配〔11〕,中小學課桌椅其起草人還認為身高超過179cm的學生可以使用76cm高的課桌配44cm高的椅子。每間教室只有一種中小學課桌椅型號, 便于管理, 不存在桌、椅之間型號混亂問題。20 世紀中期, 多用“連式課桌椅” , 曾提倡1間教室可設3 種型號, 已成歷史。學校課桌椅是按學生身高分配的。同齡學生身高有明顯的地區(qū)差別, 北高南低, 環(huán)勃海地區(qū)(京津河北、遼寧、山東)醉高, 貴州省醉低, 相差接近1個型號(身高7.5 cm)[ 5] ;城鄉(xiāng)差別明顯;全國不同省份、不同地區(qū)的入學年齡有年代變化, 普及教育有早有晚等, 都要充分考慮。關于升降式課桌椅已成歷史,現在不提倡了。全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后, 每1個或2 個年級有1種型號就可以了。升降式造價高、桌下凈空高度難于保證是其醉大的缺欠。
臨朐鑫通鋼木制品有限公司
經過長期試驗和驗證,鑫通升降學習桌椅結合人體工學設計理念,解決了孩子身高不斷成長而桌椅高度不變的矛盾,并且可通過桌椅高低以及角度的調整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防止孩子因不良坐姿而引起近視、脊椎變形等問題,產品一經面世便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的喜愛。具體高度標準值的取用,筆者認為在可能和可行范圍內,應盡量向ISO靠攏。2014年公司又采用目前環(huán)保的中纖板(MDF))粉末涂裝工藝,所生產的桌面板甲醛揮發(fā)率和重金屬含量無限度接近“0”,環(huán)保標準高于國家關于兒童家具的標準.
高中和大學各年級的男生平均身高都在172 cm 以上, 女生都在160 cm 以上。當前,對已有的升降式課桌椅,只好在保證桌下凈空高度可放進大腿的前提下,寧肯桌椅高差超標2cm以內,而遷就使用。高中學生平均身高已與大學生接近, 以后的增長很少。全校各年級男女生可以通用一種型號, 高身高地區(qū)選用2 號中小學課桌椅, 矮身高地區(qū)選用3 號。如管理得當, 前者各教室可增設一定數量的1 號和3 號, 后者增設一定數量的2 號和4 號。該文是課桌椅型號選用示例附錄的編寫說明, 謹供同志們工作參考。在征求意見和討論過程中, 對一個教室的課桌椅究竟應該有幾種型號的問題, 意見尚未完全一致,連式課桌椅, 1 個教室3 種中小學課桌椅型號, 當然可以。今天, 課桌與課椅分離, 筆者認為1 個教室設1 種型號或2 種型號, 較為實用;若再設置3 種型號, 桌椅搭配就容易混亂, 對學生讀寫姿勢的影響反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