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綠化苗木的培育栽植及管理
確定管理方法
同時還需要開展相應的根外追肥和噴藥工作,在對葉面進行噴霧處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以殺蟲劑和 0.3% 尿素液為主,這樣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枝條的生長速度進行加快,還能夠對病蟲害的發(fā)生起到抑制作用。在 7、8 月時,所栽植苗木的抽生長度達到 60 ~ 70 厘米,此時便可以開始第二次的人工。
二次的目的是對樹型進行培養(yǎng),因此,在綠化的同時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樹型,對位于不同方位的枝條進行搭配,在避免重疊或交叉的基礎上,選擇 3 ~ 5 個相對健壯的枝條作為主枝培養(yǎng),其余枝條則應當從基部剪掉,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養(yǎng)分被過多消耗,保證枝條的快速成熟。實踐結果表明,應用上文所敘述的管理方法。
綠化苗木的栽植
測距、挖坑
樹齡約 3/4 年的苗木,所對應的坑應為直徑 50 厘米、深度 30 厘米,并且在坑中應用表土與農家肥進行混拌形成的肥料進行填土處理,如果沒有足夠的農家肥供工作人員使用,則可以選擇磷酸二銨和尿素對其進行代替。對于需要挖掘處理的苗木而言,工作人員在對苗木根部直徑和深度進行確定時。
應當將坑的大小和樹齡情況作為主要參考依據,切忌出現隨意挖坑的情況。
挖掘、運輸
在當地進行栽植的苗木可以做到隨挖隨栽。對異地栽植的苗木而言,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完成對定植坑的挖掘工作,在對大齡苗木進行挖掘的過程中,應當對以下兩個時期引起足夠的重視:初冬季節(jié)(11 月中旬至 12 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