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鋁型材加工工藝流程簡要說明
鋁型材加工工藝流程
簡要說明:
冶煉:關鍵原料AL99.70之上廢鋁(GB/T1196)添加鋁硅鋁合金錠、鎂錠加溫冶煉、冶煉溫度為730℃~750℃、開展拌和、精練、打渣等工藝流程。
鍛造:采用同水準密排頂鍛造工藝,應用不一樣的連鑄結晶器,生產制造出不一樣直徑規(guī)格型號的鋁錠。
澆鑄勻稱化:采用575℃隔熱保溫6鐘頭迅速制冷。
擠壓:鋁錠加溫到450℃上下,采用要求的磨具,用擠壓機擠壓出各種規(guī)格型號的型材,并極速風冷式或水冷散熱,矯直、鋸切、裝框。
時效性:采用190℃~195℃隔熱保溫3.5鐘頭上下,隨后采用強制性風冷式的加工工藝。
鋁材廠根本沒按風機,所有時效后強度提不高
各個廠家,雖一般都經過時效,但效果差別很大,這與鋁型材擠壓溫度,擠壓速度有關,和型材出擠壓機時風冷速度與風量有關。如有的工廠,在擠壓機出口處,只有一臺不大的風機,有的廠家一條線十幾臺風機。如果不能盡快把擠壓出的 500多度型材迅速冷卻到200℃以下,叫淬火不完全,時效后鋁材強度不太理想。鋁材廠根本沒按風機,所有時效后強度提不高。近幾年,有的鋁材廠家為了減輕鋁材的重量。使鋁門窗每平米重量減輕,從而降低鋁門窗造價,迎合一些鋁門窗廠家壓價的需要,生產薄壁鋁型材,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每種系列的型材斷面,都是經過周密計算而來,滿足受力要求而確定型材斷面形狀和壁的厚薄,不經計算根本不能隨意減薄,否則強度明顯降低 。
鋁型材電解時的著色問題會出現差距是什么原因
鋁型材電解時的著色問題會出現差距是什么原因 鋁型材電解著色具有良好的裝飾性能,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建筑鋁型材的表面處理生產中。主要工藝是采用錫鎳混合鹽電解著色,所生產的產品的顏色主要是香檳色,與單鎳鹽著色相比,錫鎳混合鹽電解著色產品顏色鮮艷,色澤飽滿,深受廣大客戶的喜愛。主要問題是產品存在色差,鋁型材擠壓生產工藝不合理,氧化著色工藝會導致色差。 擠壓工藝對氧化著色的影響主要是模具設計、擠壓溫度、擠壓速度和冷卻方式對擠壓型材表面狀態(tài)和組織均勻性的影響。模具設計應能使進料充分捏合,否則容易出現亮(暗)帶缺陷,顏色分離可能發(fā)生在同一型材上;同時,型材表面的模具狀態(tài)和擠出線也影響氧化著色。不同的擠壓溫度、擠壓速度、冷卻方式和冷卻時間使異型材組織不均勻,產生色差。 在陽極氧化過程中,導電性對氧化膜有影響,但也會引起色差。這一問題主要發(fā)生在水平生產線上。這主要是因為在氧化坯料氧化前夾持材料不緊,導致個別材料導電性差,使氧化膜相對不同,然后著色后,會發(fā)生色差。電解著色工藝可直接反映色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