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體外預應力加固原則和注意事項說明
1.加固工程的實施不能影響加固物的正常使用;
2.加固工程不應使既有加固結構局部受損或變形過大:
3.體外預應力加固體系應作為永1久結構考慮;
4.加固后的加固除應滿足使用狀態(tài)的要求外,還應進行極限承載力的校核,盡量防止結構發(fā)生超筋破壞,同時保證極限狀態(tài)卜體外預應力鋼筋有足夠的錨固強度;
5.應對加固構件不同約束條件分別作出不同的設計;
6.驗算保證梁的上拱度不可過大。
體外預應力加固的缺點具體有以下幾點:
1,預應力的施工工藝,在鋼絞線下料與穿束中粘接段段的長度和位置,新老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后加預應力對原預應力的影響很難確定。
2,施加預應力索加固現在存在的問題有:合理的加固預應力筋的位置和數量后加固的預應力鋼筋對已經存在的預應力鋼筋的影響。
3,體外預應力鋼筋松弛、斷筋等失效的現象也比較常見。
(一)外部預應力鋼絲束加固法 采用外部預應力鋼絲束(鋼絞線)加固梁式上部結構,一般沿梁肋側面按某種曲線線形(常用的有拋物線形等)設置預應力鋼絲束,通過張拉預應力筋實現體外預應力。為保證曲線線形并固定鋼束位置,在梁底每隔一定間距離(50——100cm)設置一個定位箍圈(由梁底向上兜),或者在梁肋側面埋設定位銷。鋼絲束的兩端頭則穿過梁端翼緣板上的斜孔伸至梁頂錨固。
為了防止鋼絲束銹蝕,預應力鋼絲束應放在保護導管內,或者待張拉后在鋼絲束周圍用混凝土包裹。采用預應力鋼絲束加固時,由于設置并張拉鋼絲束常增加梁端上緣的壓應力,從而導致梁端上緣混凝土因抗壓強度不足而開裂。因此,有時應采取同時適當加厚橋面板的做法,以加強受壓翼緣。
(二)下?lián)问筋A應力拉桿(粗鋼筋)加固法 按加固對象不同,該方法分為預應力拉桿加固及預應力撐桿加固。其中預應力拉桿加固法主要用于受彎構件,而預應力撐桿加固法適用于提高軸心受壓以及偏心受壓鋼筋混泥土柱的承載能力,例如排架樁式橋墩、橋臺以及拱橋的柱式腹拱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