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只有他們的澆頭不時翻新,出點花樣,可是這多少又有點舍本逐末,重要的面倒是排在了后一位.襄陽的牛肉面牛雜面都是上面滿滿的一層牛肉或一層牛雜,讓外地人大為感慨這肉怎么跟不要錢似得?吃的品的是面,面是擱了堿的,但不過分,沒有苦澀,只透著面香;晚備好了面,過了水,放油,拌好,攤在大大的竹簸箕里;第二天一清早,架起兩口大鍋,一鍋白湯,是開水,咕咚咕咚冒泡,水汽騰騰,白霧霧的,冉冉上升,另一鍋是紅湯,是老板清早起了黑用牛油牛雜,放香料、辣椒熬出來的,上面浮著紅汪汪的辣油,飄著青青的蒜苗段,紋絲不動。吃面的來了,喊上一聲,二兩面,一碗黃酒。老板抄起一團面,丟到長柄的竹笊籬中,再抓一把脆生生的綠豆芽,沉到滾滾的白湯里,不慌不忙地抖幾下。
有人小的時候在襄陽生活過幾年,因為他的外婆在那兒,后來又很榮幸地在始建于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的襄陽五中這所省重點中學(xué)工作了近十年。這樣的經(jīng)歷使他每次到襄陽都會有一種親切感。不僅因為那里有他的親人,也有他眾多的朋友,當(dāng)然,還有讓他經(jīng)??趦?nèi)生津的牛肉面。襄陽是襄陽與樊城兩城的合稱,如同武漢是武昌與漢口的合稱一樣。襄陽以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陽筑城于漢初。襄陽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為省轄市,1983年9月與襄陽地區(qū)合并,實行市帶縣體制。1986年12月8日被批準(zhǔn)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古城襄陽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建城歷史已有2900多年了,作為古城襄陽的特色小吃可以說是花樣眾多,但在早餐市場上,占據(jù)有優(yōu)勢地位的,是一種地方面食,叫牛肉面————一種有襄陽特色風(fēng)味的牛肉面和本地人自己釀造的黃酒。外地的朋友來襄陽找地方小吃,如果了解襄陽本地風(fēng)味,一定會吃襄陽的牛肉面,喝襄陽本地的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