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故馬沸罩和輻射管在熱處理爐上應用比其爐窯要多
質量控制高:熱處理爐要盡量減少金屬的氧化和脫碳;對某些鋼材的熱處理,不允許有表面的氧化和脫碳,應保持表面光潔;熱處理爐往往需要密封,以便控制爐氣成分,有時還要保持爐內有某種特定的氣體,如冷加工鋼材的光亮退火爐,多半在保護性氣體或在真空爐中進行,故馬沸罩和輻射管在熱處理爐上應用比其爐窯要多;一般情況下,石墨棒表面負荷密度是由爐內溫度和石墨棒表面溫度的關系求得,建議使用石墨棒表面負荷密度1/2-1/3數值的功率。當工件和鋼材進行化學熱處理時,如滲碳、滲氮等,都要保持在一定活性成分介質中加熱,需用馬沸爐或浴爐。
真空爐升溫后,不能長時間開啟
真空爐升溫后,不能長時間開啟爐門當溫度高于400℃時,不得急劇冷卻。對于電熱元件在溫度高、冷熱變化大情況下,容易引起氧化掉皮。對于鉬加熱爐,EI常使用維護中注意應冷卻至200℃以下方可停送保護氣。保證引出棒與線夾子應接觸良好引出棒不能有發(fā)紅現象,供電時線夾子的升溫不超過60℃。注意由于升溫停爐時的熱脹冷縮以及蠕變伸長等,引出棒接線夾子的螺栓容易發(fā)生氧化松動,形成虛接短路,要定期檢查擰緊。在升降軸上裝設有兩個行程開關,當爐蓋上升時,下部行程開關自動切斷滲碳爐控制柜主回路電源,使加熱元件斷電停止工作,上部行程開關則限制升降軸升起的高度,以防升降抽升起過高而脫出。
氣體氮化爐升溫前應先送氮氣排氣
氣體氮化爐升溫前應先送氮氣排氣,排氣時流量應比使用時大一倍以上。排氣10分鐘后,將控溫儀表設定到150℃,自動加熱開關撥向開,氣體氮化爐邊排氣邊加熱150℃保持2h排氣,再將控溫儀表設定到530℃,把氨氣流量調小,保持爐內正壓,排氣口有較小氣流向上的壓力,當爐溫升到530℃時,恒溫恒流滲氮3-20h,再將氨氣壓力調大一點,讓排氣維持適中壓力,滲氮4-70h,再將氨氣壓力調小,退氮1-2h,切斷電源,給少量氨氣,使爐內維持正壓,待爐溫降到150℃以下方可停止供氨出爐。在滲碳爐爐蓋上還裝有三根工藝管通向爐膛馬弗罐內:一根套管頂端安裝三頭不銹鋼滴注器,由三頭滴注器向爐內滴注,煤油或其它有機液體,各種液體均可調節(jié),該套管上的氨氣孔可用來向爐內輸送氨氣作碳、氮共滲之用(不滲氮時可將此管口封閉)。
高溫爐的爐溫自動控制分析
高溫爐爐溫對給定溫度的誤差,自動接通或斷開供應電阻爐的熱源能量,或連續(xù)改變熱源能量的大小,使爐溫穩(wěn)定有給定溫度范圍,以滿意熱處置工藝的需要。溫度自動操控常用調理規(guī)律有二位式、三位式、份額、份額積分和份額積分微分等幾種。2、檢查井式滲碳爐循環(huán)風扇、電動機,給軸承加潤滑脂、冷卻水套通水。電阻爐爐溫操控是這樣一個反應調理過程,比較實踐爐溫和需要高溫爐爐溫得到誤差,經過對誤差的處置取得操控信號,去調理電阻爐的熱功率,然后完成對爐溫的操控。
1)依照誤差的份額、積分和微分發(fā)生操控效果(PID操控),是過程操控中應用廣泛的一種操控形式。
2)二位式調理--它只有開、關兩種狀態(tài),當高溫爐爐溫低于限給定值時執(zhí)行器全開;當爐溫高于給定值時執(zhí)行器全閉。執(zhí)行器通常選用接觸器。
3)三位式調理--它有上下限兩個給定值,當高溫爐爐溫低于下限給定值時接觸器全開;當爐溫在上、下限給定值之間時執(zhí)行器部分敞開;當高溫爐爐溫超越上限給定值時執(zhí)行器全閉。如管狀加熱器為加熱元件時,可采用三位式調理完成加熱與保溫功率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