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家里的堿面一般是碳酸鈉,稱為蘇打。
在奇妙的化學(xué)王國里,住著小有名氣的“蘇打氏三姐妹”——蘇打(Na2CO3)、小蘇打(NaHCO3)和大蘇打(Na2S2O3·5H2O)。別看它們的名字這樣相似,它們的脾氣(性質(zhì))卻不一樣,對人類的貢獻(用途)也各不相同。
蘇打
蘇打是Soda的音譯,化學(xué)式為Na2CO3。它的名字頗多,學(xué)名叫碳酸鈉,俗名除叫蘇打外,又稱純堿或蘇打粉。帶有結(jié)晶水的叫水合碳酸鈉,有一水碳酸鈉(Na2CO3·H2O)、七水碳酸鈉(Na2CO3·7H2O)和十水碳酸鈉(Na2CO3·10H2O)三種。十水碳酸鈉又叫洗濯蘇打、洗濯堿或晶堿。純堿的主要用途多是從中小氮肥企業(yè)發(fā)展而來,企業(yè)在國際上的綜合競爭力差。
物理性質(zhì)
性狀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溶解性碳酸鈉易溶于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很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于無水乙醇。碳酸鈉(Na2CO3),俗名蘇打、石堿、純堿、洗滌堿,碳酸鈉為強電解質(zhì)。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
大蘇打又叫海波(Hypo的音譯),帶有五個結(jié)晶水大蘇打(Na2S2O3·5H2O),故也叫做硫酸鈉。
大蘇打是無色透明的晶體,易溶于水,水溶液顯弱堿性。它在33℃以上的干燥空氣中而失去結(jié)晶水。在中性、堿性溶液中較穩(wěn)定,在酸性溶液中會迅速分解:大蘇打具有很強的絡(luò)合能力.反應(yīng)式:大 根據(jù)這一性質(zhì),它可以作定影劑。洗相時,過量的大蘇打跟底片上未感光部分的銀反應(yīng),轉(zhuǎn)化為可溶的Na3[Ag(S2O3)2],把AgBr除掉,使顯影部分固定下來。大蘇打還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將氯等物質(zhì)還原:所以,它可以作為綿織物漂白后的脫氯劑。類似的道理,織物上的碘漬也可用它除去。另外,大蘇打還用于鞣制皮革、電鍍以及由礦石中提取銀等。從上面的介紹可知,“三姐妹”的名字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的性質(zhì)和用途卻又如此不同。用途說明定量分析中標定酸液的基準物質(zhì),測定鋁、硫、銅、鉛和鋅。在使用它們時,要名實統(tǒng)一,避免張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