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腿假肢接受腔介紹:
吸著式接受腔,由于殘端不與接受腔接觸,殘肢與接受腔接觸面積減小,殘肢表面所承受的力量相應地也減小,更多的力要通過坐鈷來傳遞。這種力的傳遞方式對人穿著假肢的步態(tài)會產生不利影響。對某些患者還會會引起坐鈷的不舒適感。吸著式接受腔不利于殘肢血液回流,只適合于殘端軟組織覆蓋較差,或殘端過分敏感不能接觸的人。為改善靜脈血液回流的作用,有時用硅橡膠或其它柔軟的彈性材料將吸著式接受腔底端的吸著空間填充。
坐鈷包容式接受腔 CAT/CAM接受腔直譯為“輪廓內收的大轉子控制對線接受腔”,也有稱為“內外徑(M-L)狹窄式接受腔”。目前,國際上統(tǒng)稱為IRC接受腔(Ischial Ramal Containment Socket)。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接受腔制作技術, CAT/CAM接受腔的特點:
① 沒有明顯的坐鈷支撐平面,接受腔從內側和后側包容和支撐坐鈷;殘端接觸
② 接受腔的內外徑相當窄,而前后徑相當寬,成縱向橢圓形,使股三角處的血管、神經有效地避免了受壓:
小腿假肢的使用訓練
平行杠內的步行訓練,應注意雙腳邁進的步長盡量一致(原則上假肢側步長可稍短)。為防止足跟著地時出現膝猝屈,股四頭肌要用力抗衡。在使用靜踝軟跟腳的情況下,應當有后跟下陷的感覺。
平行杠外的步行訓練,為得到好的步態(tài),要努力縮小雙腳的間隔(步寬);另外,行走時不要低頭,眼睛要平視前方,這樣身體自然就會挺直。當能夠較好地在平地上行走之后,再進行上下樓梯、坡路的訓練。
模擬訓練,因為居住環(huán)境的因素,部分患者可能要在不平整路面行走,如果有條件可以進行模擬砂石路面的行走、跨越障礙物等訓練。 我院康復系統(tǒng)可以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多種情況,來為假肢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技巧訓練,提高截肢者的平衡能力和假肢的使用技巧,促進其早日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
矯形器操作要點
1.操作準備
(1)康復小組人員對人進行體檢和心理檢查。
(2 )康復評定:了解人全身情況,明確醫(yī)生為人裝矯形器的治了目的,對裝矯形器的部位,如肢體長度、皮膚周徑、關節(jié)活動范圍、感覺狀況、損傷畸形程度和皮膚狀況等進行評估。由康復醫(yī)師制訂矯形器。
(3)矯形器裝配前進行針對性肌肉力量、關節(jié)運動范圍、協(xié)調能力訓練。
(4)制成半成品后試樣,交付初檢。
(5 )康復醫(yī)師對人矯形器的穿戴進行初步的系統(tǒng)功能檢查。
(6 )用物準備:選擇針對性矯形器。
2.矯形器佩戴前的功能訓練
(1)切實根據人的實際需要選擇矯形器并了解矯形器使用前的準備。
( 2 )佩戴前,以增強肌力,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和協(xié)調功能,消除水腫為主。
( 3)矯形器正式使用前,了解矯形器是否達到要求,舒適性及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動力裝置是否可靠,并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