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南陽華瑞月季園現(xiàn)擁有數(shù)百畝月季,精優(yōu)月季品種數(shù)百余種。我們將以好的月季種苗,良好的服務,合理的價格,完善的售后服務,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刂变N各種樹狀月季、大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及玫瑰切花等各類月季和種苗。
月季花的病蟲害防治
1、藥劑防治
一種真菌病害,在高溫通風不良而又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中危害花卉。
由真菌危害,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殘枝或落葉上于土壤越冬,翌年春吸水產(chǎn)生分生孢子,主要借風雨傳播,多雨、多霧、多露天氣有利于孢子萌發(fā),故易于發(fā)病。葉子上存有水滴時,孢子在其中經(jīng)6小時,即可萌發(fā)侵入。多雨季節(jié)空氣濕度大的條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病害的流行。可用0.10―0.2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50%的多菌靈可濕性劑500―1000倍液噴灑葉面。
2、綜合防治
要早期鏟除病菌,早春于4月上旬,在月季出窖后樹勢未活動之前先進行1次修剪,在未發(fā)芽前對月季進行全方面細致地(包括植株盆土、盆周圍場地)噴灑波美0.50―1度石硫合劑。
植株定期打藥防治,可用75%可濕性百菌清500倍液和18%的多菌銅150倍液每隔10天噴灑1次,如打藥后遇雨,雨后還要及時噴灑,打藥時間是6―9月經(jīng)常打藥,控制黑斑病的發(fā)生。充肥料才能不斷開花。
如何培養(yǎng)自然式的樹狀月季
一:充沛發(fā)揮砧木和接穗的自然優(yōu)勢.在整個培養(yǎng)過程中,要使樹體的根系,骨干,樹冠的比例科學合理,符合客觀成長規(guī)則.在生理上要讓整個樹體一向處于旺盛成長狀態(tài),并且是各個部位同步快速成長.
二:假如砧木和接穗有晦氣于整個樹體成長的因素,要采取加以控制和改善,使之向更有利于咱們要求的發(fā)向發(fā)展.
三:從外觀形狀上要把樹體培養(yǎng)成很美的樹狀,使育成的樹狀月季自然,和諧,不用支撐.
四:所有的方法和技能操作都要在適合的時節(jié)和時間進行.
樹狀月季
五:是努力為樹狀月季創(chuàng)造適合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
正是因為采取了上方法,,自然式樹狀月季才長得健狀美觀.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樹狀自然.因為事先把砧木培養(yǎng)成帶分枝的小樹,再在各分枝上嫁接不同花樣,不同花型的夜穗,所以其樹形就像自然界中的樹木相同自然,沒有人工制作的痕跡,充沛體現(xiàn)自然美.
二因為本方法離別留意使樹體各部分如樹冠,樹干,根系和諧自然成長,所以樹體長勢狀,成長速度快.用本方法培養(yǎng)的半年生榪樹狀月季,能超越一至二年生一般樹狀月季的巨細.
三本方法易于操作,嫁接成活率高,沒有觸摸過園藝出產(chǎn)的外行人,只要墨守成規(guī)的做,都能培養(yǎng)出很好的樹狀月季.
四用本方法培養(yǎng)出的樹狀月季質(zhì)量高.一樹能一起敞開多種花樣花型的花,五色繽紛且樹型美觀,欣賞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都很高.
應該說自然式樹狀月季是樹狀月季中和精品,也是樹狀月季的發(fā)展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一定會以美麗的樹形,艷麗的色彩把咱們的家園裝扮得愈加靚麗.
月季如何栽培移植
一、移植月季需求特別留意的是----很大程度削減根部損害。
二、移植月季很好的時間是初春剛要發(fā)芽前或深秋落葉休眠后,春秋時節(jié)選擇涼快濕潤的天氣,非要在夏日移植的話,選遲早或陰天進行。
三、移栽之前給月季澆透水護根,利于挖掘和保土。挖出的根部要盡量不暴露在空氣中,裸根苗更要嚴厲保濕,防止風干。實際上只要休眠期植物在較冷的時節(jié)與陰天的時分才能夠如此暴露,而且應該趕快用水把根須浸泡。
四、每株保留不超越四條強健枝條,其余都從基部剪除。留下的枝條也需剪至20公分左右。大株或非常強健的枝條也不要超越30公分。枝條上的葉片也要疏掉1/2。留意修剪的切口平滑,且夏日移栽的植株不能保留花蕾。由于這時月季處于緩苗狀況,開花會消耗大量養(yǎng)分,不利于植株生長。秋季移栽的可保留一枝一蕾,條件是本身很壯大的植株。如果在春季移植,應事先在冬季初期將月季修剪一遍,首要去除衰弱枝、病蟲枝,并短截徒長枝及首要枝干,以修剪為主。秋季移植的,可于移植前幾天進行修剪或隨剪隨移。
五、入坑或入盆后留意擺正植株,填土一半左右時稍加摁實,原土坨一定低于地上或盆沿。加滿土后踩實或壓實。
六、填土完畢澆透水,次天傍晚再澆一次透水。第五天澆三水。若其間有降雨,則恰當削減灑水。如夏日移栽,還應與遲早給植株噴霧保濕
另外留意恰當遮蔭,不要放到陽光下曝曬。7--10天左右緩苗成功后再逐漸添加日照。
七、栽培完畢還可向植株噴一次50 %多菌靈可濕性劑800倍液防治黑斑病。
八、剛移栽的月季根系需求恢復,此時不要施加任何肥料。待新的枝葉長出之后才能夠一點點追加肥料,留意"薄肥勤施"。